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法规标准 > 正文

联合国公约酝酿象牙交易合法化

2012-08-04  来源: 中国环保网
[字体: ]
 
 
2011年12月29日,一头刚出生16天的幼象在尼泊尔奇旺(Chitwan)国家公园的索拉哈(Sauraha)大象饲养中心晒太阳。图片来源:美联社
 
  在日前召开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会议上,与会代表采纳了一些旨在遏制象牙和犀牛角走私的措施,其中包括一项最终允许象牙交易在全球市场上再次合法化的新计划。这是20多年来首次提出的这类计划,并将在进行微调后于10月份再次提出,寄望于明年三月在曼谷获得最后的批准。
 
  据美联社报道,在7月27日结束的为期一周的会议上,在日内瓦参会的大约300名代表一致通过了一系列针对濒危物种贸易的制裁和措施,象牙交易合法化是争论最激烈的议题之一。
 
  《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共有175个成员国,总部设在日内瓦,对将近3.5万种动植物的国际贸易进行管制。
 
  象牙交易合法化计划的设想是,贸易恢复仅限于从死于自然原因的大象身上采集到的现有库存象牙。
 
  为了遏制非洲大象盗猎,首个全球象牙交易禁令于1989年生效。但在过去十年里,随着亚洲人对象牙筷子、雕像和珠宝的需求上升,偷猎现象再次猖獗。
 
  针对大象的长期全球争论焦点在于,提高合法象牙交易的税收所带来的收益可用于大象保护措施的执行,以及对靠近这种大型动物(有时甚至是危险动物)活动领域的当地社区的保护。
 
  支持者还认为,贸易合法化可能会抑制象牙价格,并因此打压黑市象牙需求。但一些保护团体表示,他们仍对这一措施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实际上,交易可能只会增加盗猎。
 
  重点在于如何在加强执法的同时抑制消费需求。与会代表们一致同意,受到影响的国家必须采取更多行动控制国内市场和打击国际象牙走私。 
 
  “你可能会说,现在针对象牙贸易的观点出现了两极对立——你是完全禁止,还是允许一部分交易呢?如果允许一部分交易,你也有可能助长走私。”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主要委员会主席之一、挪威自然管理负责人奥伊斯坦?斯托克森(Oystein Storkersen)告诉记者,“只要有消费国的强劲需求,我们可能就会看到有人愿意去象牙来源国冒险。” 
 
  与会代表还一致要求,作为犀牛角的最大消费国之一,越南必须在九月份之前就如何打击和验证出于非商业原因的犀牛狩猎提交报告。
 
  在亚洲的部分地区,例如越南,犀牛角的价格与可卡因的美国街头价格相当。一些人相信犀牛角可以治愈包括癌症、发烧在内的一些疾病,甚至能解除宿醉,因此将它磨成粉末食用,但医疗界对此有争议。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