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科技 > 正文

标记、修复及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研究让“眼睛一亮”

2014-07-05  来源:科技日报
[字体: ]

 在7月3日(北京时间)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美国科学家发表的最新研究指明了一种生物标记物,其能够用来分离进而修复受损眼睛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位于角膜和眼白交界处的角膜缘上。与此同时,另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描述了一种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的方法。这些研究结果都将有助于改善角膜疾病的治疗。

    角膜缘干细胞(LSC)的发现,是近几十年来眼科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发炎、遗传疾病或者烧伤所导致的LSC缺失,是一个主要的失明原因。移植健康组织往往是病患们唯一的治疗选项,可是如果LSC不够多,移植就会失败。而且,尽管LSC已是目前公认的角膜上皮的成体干细胞,其相关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也发展迅速,但是医学界对LSC的了解仍显滞后,现有治疗手段也缺少精确定位LSC的方法。

    美国马塞诸塞州波士顿儿童医院马库斯·弗兰克与娜塔莎·弗兰克和他们的研究团队,日前发现了一种名叫ABCB5的蛋白质,其能够作为标记物发现小鼠和人眼中的角膜缘干细胞。他们的研究展示了此蛋白对于LSC的维持、角膜发育和修复这些功能都是必须的。

    实验中,为了展示ABCB5的治疗潜力,研究者把捐献者含有ABCB5的LSC组织移植给缺乏LSC的小鼠,发现其能够完全修复这些小鼠的角膜,扭转LSC缺乏的症状。论文作者认为,该研究结果可能提升临床上用ABCB5作为标记分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来治疗LSC缺乏的成功率。

    而在另一项研究中,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刘奕志、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张康及他们的研究团队,通过确认干细胞的分化方向和产生角膜细胞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一种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的新方法。该团队将皮肤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角膜缘干细胞,再把这种重编程的细胞移植到LSC缺乏的一个兔子眼睛模型中去,该模型成功模拟了人类的角膜损伤,这些细胞既补充了角膜细胞,同时也修复了受损的角膜表面。

    总编辑圈点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眼表疾病、重建角膜结构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每年实施的角膜移植例数远不及每年递增的角膜病患者,供体来源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培养角膜缘干细胞可解决这一难题,是最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尽管如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培养后的角膜缘干细胞分化及生理生化的变化、如何选择安全可靠的载体、培养的干细胞如何保存效果会更好、异体移植后如何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