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科技 > 正文

北京应用新型灭鼠专利技术替代高毒农药

2015-04-27  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字体: ]

一种既能防治地上鼠种,也能防治地下鼠种,同时还能实现鼠药零投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新型灭鼠专利技术已经在北京市780亩“试验田”里完成示范,将于今年在全市推广,从而改变灭鼠靠“毒药”的现状,保护农业生态安全。

    在平谷区绿水峡谷蔬菜产销合作社基地草莓大棚里,周围的围栏旁等间距埋设着一些圆筒,而圆筒的上方剪开了一些小口,在害鼠通过时即会落入陷阱。据了解,使用该技术后,这个基地一天之内最多捕捉到30多只害鼠。

    北京市农业局植物保护站近日已将这种安全环保的捕鼠器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据介绍,这种技术可常年布放,持续控制害鼠,且捕鼠的种类更 多,灭鼠范围更广,包括地上鼠种和鼢鼠等营地下生活的鼠种。在与粘鼠板、生物灭鼠相配合使用的情况下,经过1至2年可实现防治区内无害鼠危害。北京市农业 局植保站已在昌平、顺义、平谷等6个区县建立了面积共780亩的7个示范基地,在蔬菜、小麦、玉米等作物上开展了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北京市农田灭鼠应用的化学灭鼠剂主要是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溴敌隆原药是一种高毒杀鼠剂,它不但具备抗凝血剂作用,还具有急性毒性强、吸收快等特点,虽对家畜等比较安全,但对鸟类等非靶标动物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同时会污染环境。

    2015年,北京市农田鼠害预计发生面积240万亩,其中春季发生面积200万亩,秋季发生面积40万亩,重发生面积(夹捕率超过8%)10万亩左右。尽管平均鼠密度较低,但在一些鼠密度较高的地区,鼠患的危害仍旧不容忽视。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