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一声“冤枉”摘不掉“塌桥公司”的帽子

2011-07-22  来源:千龙网
[字体: ]

 杭州钱江三桥塌陷事件发生后,大桥关联施工单位湖南路桥集团公司被网民封为“塌桥公司”,其承建的其他桥梁工程也纷纷被质疑。日前,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叶新平通过媒体回应,称网民的质疑可以理解,但事实上,网上所列一些“塌桥”并非该公司直接建造。

  人们记住湖南路桥公司的名字,无非源于2007年8月湖南凤凰沱江大桥坍塌事故,此次事故共造成22人受伤,64人遇难,湖南路桥作为承建单位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今年7月15日,杭州钱江三桥再次发生塌陷,承建单位同样为湖南路桥公司,网友将其称为“塌桥公司”自然不难理解。

  出人意料的是,舆论质疑声刚起,湖南路桥就站出来“澄清”,多少显得有点迫不及待。不论网友列出的杭州钱江三桥和广东九江大桥,事故责任方是否在湖南路桥,但湖南路桥作为这些桥梁的承建单位,显然也不能将干系摆脱得一干二净。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不管是“澄清”还是发表“无责论”,这些都不能成为湖南路桥自说自唱的理由,而应该交给权威部门来回应。

  湖南路桥是否真的是“塌桥公司”,这个问题不妨留给相关部门和专家来回答,但“塌桥公司”喊冤的背后存在的真问题却不容忽视,值得公众追问到底。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塌桥公司”名副其实,这么多年为何能屡屡作为承建单位对桥梁进行施工?须知桥梁施工单位需通过国家资质认证,桥梁安全是最起码的要求。当年凤凰沱江大桥尚在建设之中就发生坍塌,湖南路桥也被国务院调查组认定为第二责任主体,桥梁未建好就坍塌,湖南路桥承建的桥梁“质量”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上述事故纯属意外,或者认为不能一棒子将湖南路桥打死,要给予其改正的机会。那么,被称为湖南路桥集团公司建设的代表性桥梁——安徽黄山太平湖大桥,据记者日前调查发现,该大桥油漆剥落、钢筋外露、漏水严重、桥身抖动,“代表作”尚且如此,其他由湖南路桥建设的桥梁能好到哪里去自然也不难想象。

  其二,事故责任应该由谁来认定?湖南路桥作为杭州钱江三桥和广东九江大桥的承建单位,大桥出现事故后,湖南路桥回应称,出事桥段均由其他公司施工,明显有推责之嫌。湖南路桥有不有责任,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显然不能由湖南路桥自己说了算,相关部门不仅不能缺席,还应该及时出席,唯有如此才能还原真相,平息纷争。

  其三,桥梁工程能否仅仅以“合格”作为验收标准?安徽省交通厅1999年5月的《黄山太平湖大桥及接线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记载,经专家对桥梁总体、斜拉索、桥面铺装等两次质检和质量等级评定,质量等级为“合格”。“合格”可以理解为达到桥梁施工标准,但也可理解为仅仅“达标”,只是工程建设中的最低等级。现实的问题是,关于桥梁建设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倘若仅以符合国家标准为由勉强“达标”,桥梁的风险仍然存在,风险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人们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在此情形下,如何提高桥梁工程标准,如何将桥梁建设成“优良”而不是“合格”已迫在眉睫。

  最后的问题是,“塌桥公司”背后是否存在腐败的利益链条?据国家安监总局和监察部2008年的通报结果,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坍塌事故,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交通局、公路局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工程建设中存在收受贿赂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腐败绝非偶然,也绝非个例,桥梁接二连三坍塌,如果背后的腐败链条得不到铲除,“塌桥公司”就永远不可能消失。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