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史捍民:治理PM10同时也降低了PM2.5

2012-01-13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目前世界仅有不到20%的国家实施PM2.5标准

    2011年10月,华北区域大雾引起本市出现了三次持续的污染过程。期间,广为流传的美国大使馆监测的细颗粒物(PM2.5)数据,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市环保局原局长史捍民委员认为,PM2.5并不是新出现的问题,北京多年来采取的分阶段实施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在治理了PM10的同时,也降低了PM2.5浓度。

    史捍民进一步说,目前,全世界仅有不到20%的国家实施PM2.5标准,主要集中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从PM10标准过渡到实施PM2.5标准,是各国综合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污染现状情况下的产物,均经历了长期的准备阶段。美国从1994年率先宣布增加PM2.5指标,1997年制定标准,到2000年才常规化监测,历时6年多;澳大利亚从2003年开始至今,一直实施非强制标准,期间主要是做大量的监测、收集数据和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以检验标准是否合理。

    史捍民认为,实施PM2.5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发展中国家,如果标准定得过于严格或一段时间内根本无法达到,那么空气质量标准只能成为一个摆设,没有实际意义。

    据了解,结束不久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对北京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北京将在2013年提前实施国家新的空气质量标准,这就对首都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为此,史捍民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抓紧增加PM2.5监测设备,开展关于PM2.5传输规律及区域污染影响等基础研究,为科学决策和制定控制对策提供支持和依据。二是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强化空气质量单站浓度实时发布,提高公众的感觉符合度,并通过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渠道发布信息,及时为公众提供服务。三是在重污染日,参照台风、大雪等发布预警机制,向社会发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四是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