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世上有几个女人能这样

2012-01-18  来源:新浪博客
[字体: ]

她有一颗善良自信的平常心

                                   ——拜访杨立英札记

 

    杨立英是首都十大道德模范之一,她的感人事迹在广播里听过、电视里看过多遍。这次有机会亲自与她见面,确实也带着不少的疑虑,想与她好好谈谈。在今天,不少人崇尚“要好好为自己活着”,一些家庭为了一间住房、几万存款可以闹得兄弟姐妹反目,父母子女对簿公堂。杨立英究竟靠什么力量, 坚持15年伺候植物人丈夫,照顾患脑白质软化瘫痪在床的母亲,还将父母的房产悉数让给弟妹的呢?

 

               世上有几个女人能这样

                                    一楼的小店门口

 

    来到杨立英既是商店又是住所的房间,感觉确实是一个普通人家。尽管是楼房,却是七、八十年代的老楼了。不同的是,房舍显得整洁、利索,没有长期病人住所的特殊味儿。显然,这里的主人一定是为人做事精心利落的人。

 

    我告诉杨立英,我不是记者,也不是来采访她的,而是一个带着对她经历的理解和对她精神的崇敬,想听听她的心声。

世上有几个女人能这样
受访时的杨立英

 

    杨立英诉说的情况,与我所知道的出入不多。但从与她内心的交流中,我心里产生了强烈的震憾,健全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人格,并没有让她显得多么坚强。她对我说,与自己朝夕相处、活蹦乱跳的男人冯志良突然成了植物人,我有过天塌了一样的感觉。想象得出,每当夜深人静、一个人擦净丈夫僵硬躯体和满床糊满屎浆的污物的时候,她的那种伤痛,对一个没有一点相似经历的人无论如何是难以理解的,因为这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而是十五个寒暑。她对我说,她最大的伤痛并不是夜以继日的脏累,更折磨她心灵的是面临困难时的孤独和无助。1997年,企业改革需要人员分流买断工龄时,她征求别人的意见,人家都说这么大的事还得你自己作主。那时多么需要有个人帮着拿个主意啊,看着自己的男人却是一个只会瞪着大眼望天花板的“木头人”时,深感自己是那样的孤苦和无奈,一个人默默走到马路边,大哭了一场。我隐隐地感受到,灾难对杨立英的伤害,心理的打击远远超过人们可以看到的脏和累。

 

                世上有几个女人能这样
                                          唤醒后的冯志良

 

    从她15年的历程来看,杨立英又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 15年,5475个日日夜夜,如果分摊给2000个人去做,每个人不足三天,再累、再脏都能忍、能熬过去。可是压在一个人身上,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杨立英告诉我,开始时她流了太多的眼泪,但流泪管什么用?管用的,还是自己一天一天的坚持、守护。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女人能够15年不离不弃,愣是把13年的“木头人”丈夫重新唤醒,让枯木还青;又有几个人能守护两个植物人,维持了一个完整的家。她做的事并不惊天动地,但当今全球35亿的女人中,又有几人能做到?她未必完美,但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女人。邻居评价她,好人,实打实的好人。

 

               世上有几个女人能这样
                                     杨立英自制给丈夫用的尿布

 

    杨立英能坚持15年对植物人的亲人不离不弃,源自她的自信心。她知道有的植物人在亲人的精心呵护下能够唤醒,只要坚持,相信自己的丈夫总有一天会醒过来。她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自己没有倒下,自己有能力撑起这个家。她用买断工龄的钱开办了一个家庭生活用品小商店。既为街坊四邻提供个方便,又不影响对丈夫、母亲的照顾,还可增加一点收入、减少政府的负担。她相信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老百姓真有困难,政府是不会不管的。确实,她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原单位的关心和照顾。她对我说,仅第一笔住院费单位就出了近20万。是啊,人只要自信,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为此,杨立英的崇高,还在于她充满着对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和对我们整个社会的自信。

 

    杨立英能坚持15年对植物人的亲人不离不弃,还源自她有着中国人的善良和朴实的平常心。她笑着对我说,我现在的生活很好,母亲84岁那年走了,走得那么安详,我心里非常宽慰。我们两口子每个月有三千多元的养老金,加上小店有点收入,政府也很关心我们,生活没有什么困难。她现在唯一的一点希望,就是希望男人能在拉屎撒尿的时候叫一声。她还说,有时劳累了一天看着蜷曲在床上的男人,问自己:“难道我俩的后半辈子真要以这种方式度过吗”?但回过来又想,不管怎么说,丈夫受的罪比自己要多得多,自己又替代不了他受罪,但照顾他自己还是能做的,有他在,还是一个完整的家。这样一想,心理就平衡了许多。

 

    杨立英能坚持15年照顾植物人亲人不离不弃,还源自她有一种坚实的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纯朴的情感。对丈夫,杨立英的行为决不是“夫为妻纲”的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她上学时正值“文革”时期,几乎不知道三纲五常,但她从小就懂得知恩图报。古人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一夜夫妻百日恩”,她由衷地感激丈夫健康时对自己点滴的关心和呵护,清楚地记着丈夫给她过36岁生日的幸福情景。她说“我们是夫妻,我不可能不管他,一天是,一辈子也是。”“对我妈也一样,我用我的努力和牺牲,让她在晚年的时候尽可能少受一点罪”。也许,正是这些认识,构成了她崇高道德和良好行为的心理基础。

 

    杨立英流了不少眼泪。我告诉她,你男人是不幸的,灾祸让他成了植物人;但你男人又是幸运的,你对他不离不弃,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男人没有这个福气。我还告诉她,你是不幸的,自己的丈夫、母亲都成了植物人,但你又是幸运的,你15年的心血没有付之东流,滴水石穿,上帝动容,你丈夫在你照顾他13年后,终于喊出了你的名字,母亲也能平静安详地告别人世。我还说,你这个家是不幸的,两个亲人成了植物人;但你这个家又是幸运的,你的真诚、你的努力,使得家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当今世界,地球是越来越小了,但家越来越难聚了。杨立英是懂的,就我们普普通通的人而言,家就是全部,只要亲人在,家就没有散。为了这个家,她挑起了大梁,对得起亲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自己热爱的社会。

 

    茫茫人海,谁也不要保证自己一定遇不上不尽人意的小概率事件。但杨立英告诉人们,只要信守对他人的爱,信守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相信自己,相信社会,再苦再难的生活,都是可以笑着过去的。

 

    杨立英确实值得我们尊敬,她是社会的另一类精英,值得人们学习、效仿。杨立英的事迹再次告诉人们一个真理,伟大出自平凡,杰出来自点滴。当今的中国,国家需要善良自信的平常心,人民,需要善良自信的平常心!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