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太湖靠什么经受住大考?

2012-02-10  来源: 中国环保网  
[字体: ]

近日发布的太湖水环境质量各项指标显示,2011年,面对60年一遇的干旱,太湖水质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那么,太湖水质经受住考验,靠的是什么?

靠科学的应急,完善应急体系,时刻盯紧水质;靠有力的举措,提高区域标准,分解治理任务;靠清醒的认识,面对成绩找不足,落实政策措施,出台考核办法。

应急防控

时刻拧紧水质安全阀

记者在无锡杨湾藻水分离站的二楼指挥控制室大屏幕上看到,一个绿色的小圆球正在不停转动。

原来,这是安装在太湖某个监测点的水质传感器正在报警。屏幕上显示,两三艘打捞船很快就开始作业,迅速打捞蓝藻。

正是有了这种快速、高效的应急防控体系,太湖的“一举一动”才能被牢牢盯住。

2011年,面对60年不遇的干旱,江苏实施长时间不间断调水引流,累计调引江水32亿立方米、入湖16亿立方米,相当于抬高太湖水位0.7米。

为确保饮用水安全,太湖流域各地加强水源地保护,不断改进制水工艺,先后建成投运南泉、锡东等水厂预处理、深度处理工程,实现安全供水4亿多吨。

清淤捞藻的深入开展,对防范湖泛大面积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人工打捞升级为机械化打捞,逐步形成了“超前预警、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蓝藻打捞体系。

在环境执法的过程中,环太湖流域注重将应急执法常态化。

从执法区域看,覆盖了太湖重点湖区、重点饮用水水源地、重点入湖河流及重要调水通道;

从监管对象看,覆盖了化工、印染等重点行业及流域内全部集中式污水处理厂;

从执法密集程度看,省市县三级联动,形成了地毯式、不间断的高压态势;

从执法监管形式看,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建立了突击检查、飞行检查常态化机制。

长效治理

太湖治理常态化

江苏省治太的一大特色就是应急防控与长效治理相结合,在做好应急防控的同时,将太湖治理常态化。

目前,太湖流域已建成12个区域供水工程,苏南大部分城市建成了第二水源或备用水源,实现了“双源供水、双重保障”。

提升治污能力。新建污水收集主管网1.3万多公里,流域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235座,太湖地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区域供水和生活垃圾转运处理“三个全覆盖”。

狠抓工业点源与农业面源治理,提高准入门槛,累计关闭化工企业3400余家,限期治理或停产整治1000多家。

在长效治理中,“控源截污”是重要一环。随着《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等地方标准的执行,新一轮提标改造攻坚战在沿湖各地打响。

目前,太湖流域16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了“一级A”提标改造,江苏省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首个整体率先达到“一级A”标准的区域。

同时,江苏省还率先实施了更为严格的印染、化工、造纸、钢铁、电镀、食品制造六大行业新标准,新标准已与发达国家最严格的标准相当。

目前,太湖流域六大行业排放的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9.8%、81%、79.2%。有关专家介绍说,六大行业实施提标改造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会大幅降低。

据测算,印染行业可削减40%的化学需氧量、67%的氮和50%的磷;化工行业可削减80%的化学需氧量、92%的氮和88%的磷。

同时,江苏省将重点项目和工作任务,按年度分解到每年初省政府与流域5市政府签订的治太目标责任书中,做到“规划、资金、项目、责任”四落实。

2011年,治太目标责任书确定的11大类1373项工程,完成情况良好。

认清形势

始终把治太作为重中之重

根据近日发布的太湖水环境质量指标,2011年,国家考核的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各水厂出厂水质主要指标全部满足或优于国家标准。

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同比保持稳定,富营养化得到有效遏制。蓝藻发生面积和藻密度同比明显下降,实现了“沿湖饮用水安全、不发生湖泛”的目标。

虽然太湖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有些专家提醒说,湖泊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治理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据专家分析,太湖是大型浅水型且缺乏足够清水补给的湖泊,藻型生境尚没有根本性改变。一旦遇到不利气候、水文等特殊条件,仍有可能出现一定面积的蓝藻聚集。

对于治太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主任朱铁军说,江苏省始终把太湖治理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努力促进湖体水质持续改善,早日让太湖重现碧波美景。

朱铁军说,下一步,江苏省将进一步落实责任,深化对治太的认识,落实好政策措施,抓好督办落实工作,尽快出台监督考核办法。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