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公务员招录如何管住“第三只手”

2012-03-08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公务员局日前公布了近3年国家公务员考录数据分析结果。数据显示,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了1.5万余名公务员,来自普通家庭的达87.1%;2010年度录取1.4万人,比例为93.4%。

    每年九成左右新进公务员来自“普通家庭”,进一步佐证了公务员考试的公正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类似的数据分析系首次发布,这将为界定公务员招考公正度提供又一个科学依据,体现出公务员主管部门加强公务员招录管理、完善制度设计的良好初衷。

    公务员招录改革以来,“凡进必考”已成制度性准则,然而,一些地方不时曝出的“萝卜招聘”等违法违规行为,让考试的公正性大打折扣。在每一起招考舞弊事件的背后,几乎都能看到权力寻租的影子。山西长治考生宋江明,在当地公务员考试中笔试、面试均名列第一,却因“体检不合格”被拒录。事后经山西省纪委介入,查实当地人社局副局长等10名工作人员存在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行为。前不久,湖南涟源组织公务员招考,考生成绩单上竟公然标出“市领导打招呼”、“家景好”、“副市长侄女”等字眼。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为子女、关系户“大开绿灯”,严重破坏招考公平,损害招考公信力。

    我国公务员招考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为何权力染指公务员招录现象还是屡禁不止?权力在招考中充当“第三只手”,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公务员招考环节还有漏洞,一些机关单位和干部自认“肥水不流外人田”,从招考条件设计到面试,都不断向干部子女、关系户倾斜;二是对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不够,一些地方对涉案人员棒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无疑是对违规行为的纵容。

    其实,新进公务员来自什么家庭并非关键,重要的是,招录过程是否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这是公务员招录的底线,任何触碰者都必须付出法律和行政的代价,才能以儆效尤,遏制选人用人当中的不正之风,为公务员队伍输送高素质、讲正气的新鲜血液。

    在公务员招录过程中,必须把权力关进笼子。当前,仍须进一步加大公务员招考信息公开。针对新进公务员“家庭背景”的数据分析还须进一步细化、制度化,并作为一个硬性指标要求各地方、各招考单位公开,公众对于公务员招录的监督将方便得多。与此同时,还应继续完善招考制度设计,进一步缩小招考单位的自由裁量权,改进面试考官回避制度;对于那些通过权力寻租“混进”公务员队伍的要坚决清退,对滥用权力者须严厉惩戒。如果每年公布分析数据的同时,能公示并处理一批作弊考生和造假官员,将产生巨大的震慑作用。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