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假新闻骗倒卡梅隆 “伸手摸”到底调戏了谁

2012-04-19  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 ]

 “观众和媒体质疑《泰坦尼克号》中Rose裸身让Jack作画的情节,1998年在大陆上映时没有被删除,2012年上映时却被删除。近日广电总局终于对此给出了解释:‘考虑到3D电影的特殊性,我们担心播放此片段时观众会伸手去摸,打到前排观众的头,造成纠纷。出于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考虑,我们决定删除此片段。’”#假新闻#

    就在3D《泰坦尼克号》在京城各大影院热映,网友“豆瓣逗你妹”的这条“新闻”在网上被疯狂转发,让1998版“一刀未剪”与3D版删除了露点镜头的争议成为街头巷尾、网络、微博上热议的话题。4月8日,“豆瓣逗你妹”在发布“假新闻”的当晚通过微博,强调了这条信息是假的。

    他在微博中说:这是我今天下午编的段子,在人人上火起来,晚上上微博看,发现很多人直接拷贝粘贴发布了。我倒不在意版权什么的,毕竟只是一个段子,但是大家发布的时候还是不要故意拿掉#假新闻#的标签,让这个笑话始于娱乐终于娱乐。

    发酵 “假新闻”势不可挡

    但这条曾被贴了“假新闻”标签的段子,并没有终于娱乐,却在网络上被当成“正闻”一再被传,以致连作者自己也难以澄清。他不得不再4月14日,发表了一则2000余字的长篇博文加以说明。但没想到,这个段子越传越火,在不断转发中,“假新闻”的标签也没有了,甚至不少媒体把它当做广电总局的回应来报道。以至于最后,连《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都相信了这件事,在接受采访时还对此事作出了回应。

    对此,大洋彼岸的卡梅隆说,他很用心地做了这一段的拍摄,但后来发现引进中国后却被剪了。但是卡梅隆也说自己并不表示反对,“因为电影在中国开播两天就有了2000万美金的票房,我要的就是这个,其他的就懒得管了。”

    反思 “娱乐人”被人娱乐

    “豆瓣逗你妹”坦言,起初试图一个个联系那些凭借这个段子而拥有高转发量的博主,希望他们能够对真实性作澄清。但发现这个消息传播得太广了,凭借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澄清此事。

    “豆瓣逗你妹”也在这则“假新闻”的演变过程中看到了弄假成真的过程和危害。他在14日的博文中写到:身为始作俑者,我甚至可以通过一直以来的观察理出这样一条发展脉络:我——段子——假新闻——网络——国内媒体——国外媒体——卡梅隆导演。我发现当假新闻(或称谣言)突破“网络到国内媒体”这条障碍之后,由于媒体之间的相互引证,证明他的真伪便更加困难了。这就是信息高速传播的一个缺点……

    从假到真,从信到传如此之快,是让“豆瓣逗你妹”没想到的。真不知道制作和传播“伸手摸”,是调戏了Rose,还是调戏了自己?

    求证 “伸手摸”影院未见

    那么,3D版《泰坦尼克号》放映时,观众真的会伸手去摸吗?真的会摸到前排观众的头吗?

    昨天晚上,记者来到东方广场影院,观看了3D《泰坦尼克号》,在影片播放的全过程,记者没有发现一名观众伸过手,大家沉浸在影片的感人情节中。影片播放后,观众李艳女士对记者说:我们是来看电影的,看3D,是为了更好地还原现场感,我们并不是来摸电影的,网上传的“消息”我看了,一看就是假的,真无聊。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转发这条“假新闻”?

    释疑 “走私版”确实未剪

    此次删节露点镜头的话题之所以引发了大规模讨论,观众们质疑的焦点并非为何删节,而是“14年前没删,为什么现在反而要删”?有观众认为这是“历史在倒车”,甚至于闹出了“假新闻”这样的恶搞段子。

    那么,1998年《泰坦尼克号》引进国内时真的“一刀未剪”么?太合影业总经理、时任中影公司华东区负责人的韩小凌对此事作出了澄清:“1998年的上映版本是剪了的。我专门去跟当年引进部的经理求证了,审查意见很明确,要求把露点的镜头删掉。”她认为,“全世界都有自己的审查制度,当年的观众也不是因为露点才去看这部电影的,纠结这事没意义。”出品方20世纪福斯公司工作人员也回应说,“14年前和现在是一样的,都有删节。”

    既然14年前就有删节,为何很多观众还清晰地记得当年在影院看过完整版呢?原来,当时中影只引进了一套原版素材,理论上只能复制300个拷贝,这远远不能满足全国影院的需求,于是市场上便出现了未经海关审批的走私拷贝。走私拷贝是真正“一刀未剪”的完整版,所以才让很多观众留下了“当年就看过”的印象。此外,首都影院副总于超认为,当年还有很多观众看的是盗版影碟,也是完整版,这些非正规放映渠道的观影记忆混杂在一起,误导了观众,造成了如今的误会。

    警示 传谣言后果严重

    在虚拟世界传播的网络谣言,究竟会有多大害处?《人民日报》公布的案例表明:后果很严重!

    谣言一:“广元蛆橘”。“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2008年的一条短信这样说。这条短信不知道被转发了多少遍,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

    谣言二:“山西地震”。2010年2月20日至21日,关于山西一些地区要发生地震的消息通过短信、网络等渠道疯狂传播,由于听信传言,山西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2月20日凌晨开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

    谣言三:“食盐短缺”。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从3月16日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引起抢购的是两条消息:食盐中的碘可以防核辐射;受日本核辐射影响,国内盐产量将出现短缺。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