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中国电影如何赢得世界?

2012-04-30  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字体: ]

  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除3D版《泰坦尼克号》之类大制作,作为开幕影片、投资成本30万美元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为人称道。这促使中国电影人思考:我们何时能创作出这样赢得世界观众的电影?

  距离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张和平说,“越来越多国外的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面临的形势很严峻。”北京这次举办国际电影节,最终目的应是壮大本民族电影,扩大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与国外电影抢占中国市场相比,中国电影的全球竞争力不足。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学术小组完成的“2011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显示,半数以上海外观众对中国电影知之甚少,中国导演和演员在国外认知度不高。在作为调查对象的9个国家、18个语种海外人群中,仅20%的观众对中国电影较为关注,认同中国影响力的仅8.6%。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数字显示,55部中国影片2011年销往2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20.46亿元,海外票房较2010年有所下降,中国电影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反思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说,“中国电影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能力比较有限。”带有强烈民族特色又符合国际观众审美口味的影片不多,覆盖全球的电影发行网络体系建设处于摸索阶段,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能力和营销观念相对落后,成为电影“走出去”的制约和障碍。

    “我国全年制作国产电影500多部,但真正叫好又叫座的寥寥无几。”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演员宋春丽直言中国电影现状,“有些电影不在剧本、故事情节及拍摄阶段下工夫,纯粹靠后期电脑制作。这样出来的东西既不符合本民族文化传统习惯,也不贴近生活、不贴近观众。这样的电影如何能感动观众?”

    “说到振兴中国电影,必须思考我们到底缺什么?”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鲁炜在电影节期间举行的国际著名电影企业高峰论坛上说:“我们不缺资金,不缺人才,也不缺技术,更不缺市场,我们缺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中国其实不乏经典故事,但我们要么没有讲,要么讲得不够精彩,使电影缺乏文化穿透力。”知名演员李菲说,“好莱坞影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故事题材来自中国,却被美国人借用、改编、拍摄,而且还进入中国市场,实行‘反输出’。”

    求解

    如何拍出好看的电影,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一些国际知名电影人以各自的经验与中国电影人交流。

    好莱坞知名演詹姆斯·卡梅隆说,“《泰坦尼克号》主要用的是国际化团队,外景地主要在墨西哥,很少有所谓‘美国元素’,但吸引了全球观众。”他介绍,他的制作团队主要考虑国际放映,注意影片的语言、文化以及所谓“普世价值”,包括为爱情而牺牲和为拯救生命而牺牲,以便能感动全世界的观众。

    福克斯电影娱乐公司董事长吉姆·吉亚诺普洛斯提到,拍电影要针对不同观众的口味,一些电影以全球观众为对象,一些则以本地观众为对象。“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电影,我们要了解一部电影的观众群到底是谁?无论是制作、发行和营销所采取的手段都不一样。”

    “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表现不好,加强与国外合作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影视合作伙伴关系部高级经理克里斯·奥利弗建议,可以继续与西方制作人合作,把中国故事带向世界。

    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说,北京国际电影节对提升国产片质量、开阔中国电影人视野、加强中外电影人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只要我们的片子过硬,就可以交流输出,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