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千万弊案”警示银行存款安全

2012-05-17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辛苦攒的钱放在哪里最安全?很多人会选择银行,然而沈阳储户赵文(化名)女士在中国银行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大街支行存入的1000万元存款却在存入之后一个月内就被别人转走,仅剩一元。而将钱转走的人,竟是中国银行兴隆大街支行的行长李军。(5月15日《中国青年报》)

    银行储蓄本该是最可靠的资本托付方式,一千万银行存款,却在一个月内不翼而飞。不是电信诈骗、不是技术差池,而是支行行长的专业手法。真相虽未查明,有几点悬疑已让笔者如鲠在喉:一者,正规银行怎会给不法管理者“随意转账储户资金”的生杀大权?那些确保储户存款安全的各色监管措施、财会政策、审计环节何在?二者,当事人随后和支行行长来到中国银行盘锦分行找到了分行纪委负责人。该负责人竟表示,让赵文和李军自己解决、“个人协商”——面对储户确凿的亲身举报,行业内监察部门如此潦草应对,有何“专业”可言?

    事实上,在银行业普遍面临信贷额度紧张、存贷比高企、存款增长乏力的生存困境之时,千方百计吸收存款已成当务之急;而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过大的存款考核压力,恰恰是银行存款业务出现违规的原因。如果此类高息违规揽储已经暗流汹涌成合法金融机构的潜规则,一旦管理者因投资、投机等东窗事发,不明真相的储户何以确保资金安全?

    2011年,中国银监会针对银行乱象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不得误导销售,应强调向客户明示销售的是保险产品,向客户说明保险产品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如实提示保险产品的特点和风险。那么,发生在银行柜台上有案可稽的“千万弊案”里,制度漏洞与程序阙如已是不辩而明。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