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北京市日前明确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表示,这是北京市围绕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从纽约、东京、伦敦等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发展来看,一个世界城市除一般性城市功能外,还应该有强大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目前,北京的这些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资源配置力的高端功能还不够强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但城市格局很难满足这个要求,已经到了一个需要在更大空间尺度上来疏解、承载与完善这些高端城市功能的新阶段。
赵弘认为,加快通州副中心建设,是解决北京城市发展矛盾、破解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目前制约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有很多矛盾,首先就是“单中心”格局,造成功能过于集中在中心城区。北京城六区土地面积占全市的8.2%,占平原面积的21.3%,而实现的增加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指标都占全市的80%以上。
在赵弘看来,过去北京曾经提出卫星城思路,但是卫星城的功能是单一的,基本上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结果就是出现通州今天这样的城市,职住不平衡,出现潮汐式交通。从国际经验来看,东京、巴黎、伦敦等国际上许多大城市都是通过建设城市副中心来解决城市功能过于集中带来的各种“大城市病”。
赵弘认为,推动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关键是做好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按照世界城市副中心的新定位来进行顶层设计,要转变发展理念,站在一个更长远的角度,围绕副中心建设对通州新城现有的规划再做进一步提升,然后再转化为具体的、逐步实施的行动计划。
二是完善建设机制。建设通州副中心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应该引起全市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可以借鉴中关村的模式,对体制机制进行新的设计,形成一个能够整合北京市各种资源的平台,才能把资源集中配制在通州。
三是高标准进行城市规划。通州城市副中心规划要有前瞻性,要充分把握特大型城市发展规律,在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超前、高标准规划建设。比如公共服务方面,现在北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很多医院、学校都不想出来,要采取各种方式把一些名校和知名医院吸引过来,这对于完善通州城市副中心功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是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通州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在通州居住,在中心城区就业,经济支撑能力不强。可以考虑发展总部经济,现在外地愿意来北京发展的企业总部还是比较多的,因为企业要实现跨区域发展必须依靠高端人才和服务,北京的会计、法律、咨询等服务能力都是他们走向国际必需的一种支撑和保障,应该利用这样的条件来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