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查了套牌的"警车" 还要煞一煞嚣张的"官家"

2012-08-29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鸣警笛开道前往高档夜总会的“警车”被安徽警方证实为套牌车,紧随其后的两辆车则被知情人证实分别属于安徽太和县县委办和中医院。e哥要说,撒泼的“假老虎”被揪出来了,坐在官车里招摇过市的“真大爷”其实更可恨,嚣张的“官架”更得煞一煞。

  在大庭广众之下,两辆货真价实的官车尾随广东商人的假“警车”,一路鸣警笛开道狂奔到夜总会,进出声色场所毫不避讳,e哥想说,这是彻头彻尾的特权裸奔,完全无视网友监督,也丝毫没把党纪国法放在眼里。你们贪图一时漂移的快感,却不知丑陋蛮横的“官架”不仅寒了民心,也损了政府形象!

  尽管安徽警方查明鸣警笛开道的是假“警车”,也给了狐假虎威的广东商人处分,但是却对招摇过市的两辆“官车”只字不提。e哥要问,如此选择性执法,到底是车里的人“官太大”,还是官商沆瀣一气的“水太深”?官车里到底坐的什么人?他们去高档夜总会干什么?究竟花谁的钱去逍遥快活?这些问题不说清楚,如何能够息民愤、平民心?

  e哥发现,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摆“官架”越来越离谱,把手中权力当作耀武扬威的资本,出门总喜欢前呼后拥、左右护卫,动辄警车开道,交通管制,或者驱赶行人,清场警戒,以此来凸显自己的特殊地位,伴随膨胀的特权思想而来的,是与人民群众的渐行渐远。

  e哥想说,发生在合肥街头的丑闻虽是个案,暴露出的问题却不简单。假“警车”开道事件违背常识、挑战底线,当地处理却遮遮掩掩,避重就轻,实在令网友寒心。如何让真相彻底浮出水面,怎样煞一煞肆无忌惮的“官架”,安徽警方还要给力。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