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令人宽慰”的造假事件

2013-01-10  来源:北京晨报
[字体: ]

  希望鱼翅造假事件能就此搞坏鱼翅的名声,以以恶制恶的不正常方式,达到人道和环保的目的,当然了,从遏制人类虚荣、自私的角度看,这种办法是无奈的甚至是滑稽的。

    据媒体报道,目前市面上的鱼翅,用人工合成者充当真鱼翅,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北京,作为全国最大的鱼翅消费市场,每天的鱼翅消费额接近1个亿。也就是说,其中一半的钱,没能吃到真的鱼翅!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值得宽慰的造假事件了,因为在这种造假中,有一半鲨鱼的命得以幸免。

    鱼翅就是鲨鱼的鳍,因为鲨鱼本身价值不高,所以捕捞者一般都是切下来鲨鱼鳍,取翅针之后,再将失去了鳍的鲨鱼的身体扔回大海。没有游泳工具的鲨鱼,就像失去了的四肢的人一样,很快就会因此而死亡。根据联合国食物和农业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有1亿多条鲨鱼和其他的鲨类鱼,就是因为人类对鱼翅的消费而死亡的。更重要的是,鲨鱼是海洋中的顶级捕食者,是海洋生物“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在保持海洋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鲨鱼的数量减少,就会威胁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吃鱼翅违背人道,伤害环境的道理多次报道过,但鱼翅的消费始终照旧甚至愈演愈烈,越来越成了人们身份、排场的标志,而对鲨鱼以及由此带来生态问题的保护,也止于姚明等明星做的“没有市场就没有杀戮”的公益广告,比起消费的刚性来说,这种公益的教化太软弱了,也难怪鲜有收效。

    虽然从市场规则,守法经营的角度看,鱼翅造假同样是在欺诈消费者,同样在非法地牟取暴利,但换个角度想, 谁让被欺骗者非要无情地消费一个无辜的生命呢?非要将自己的虚荣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也是一种咎由自取吧。

    吸烟可以致癌,有害健康,但因为香烟的生产可以拉动经济,所以不可能以法律限制香烟,只能靠人们自身认识的提高,落伍者就要受到疾病甚至死亡的回报。与此不同的是,鱼翅在没有法规限制消费的时候,消费的后果没有吸烟那么残酷,所以,鱼翅被曝出造假,可以算得上是好事,从情感上讲,这种被欺诈,也算是应有的回报吧。

    如果人类还在为了商业目的,为了一己之快,不舍得用法规限制这种有害于生命和生态的消费,我倒希望鱼翅造假事件能就此搞坏鱼翅的名声,以以恶制恶的不正常方式,达到人道和环保的目的,当然了,从遏制人类虚荣、自私的角度看,这种办法是无奈的甚至是滑稽的。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