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红罐凉茶之争”折射的品牌荒

2013-05-18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字体: ]

 从争抢王老吉商标,到争抢红罐凉茶装潢权,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战争仍在继续。5月15日,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庭审现场,两家企业展开了火药味十足的司法对决,最终却没能给闹剧画上句号。

    面对规模超200亿元的凉茶市场蛋糕,双方都抱着一种“你死我活”的心态。此前的“改名风波”“广告火拼”“微博营销大战”,已经让很多凉茶消费者倍感困惑和恶心。甚至有人说:两个凉茶企业一家说“改名了”,一家说“从未改名”,不知道凉茶还有没有信誉。

    如果两家企业都想着怎么“搞臭”对方,谁来呵护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凉茶市场?放眼望世界,曾激战多年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最终在差异化竞争中实现了共赢;肯德基与麦当劳,更在竞争中相互促进,终成世界快餐业的“双峰”。同样是大众消费品,中国凉茶完全有理由走出“多输”。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史,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过程,也是大批知名品牌崛起的过程,欧美日莫不如此。然而,中国经济虽然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却鲜有蜚声国际的知名品牌同步走向世界。不仅新品牌稀缺,一些老的民族品牌,如冠生园、同仁堂,还闹出砸祖宗牌子的痛心事。一哄而上挣快钱,缺少长远战略,创新乏力,必然是“品牌荒”。无论自甘为洋品牌“打工”,还是假冒知名品牌搞“下三滥”,抑或围绕祖宗留下的品牌抢夺“拉锯”,都是急功近利惹的祸。

    就此而言,加多宝用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让一个拥有近200年历史的“老字号”凉茶配方重新焕发生机,不失为“品牌战略”的成功范例。加多宝与广药集团闹起“红罐凉茶之争”,世人并不希望看到两家企业“你死我活”,留下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而应该悟出真正的品牌经济之道。

    品牌,意味着经济创新、可持续发展、长远战略,这些仍然是中国经济的稀缺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然要求走出“品牌荒”。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