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盐城召开机关作风建设推进大会,一批公款旅游、贪污贿赂、公车私用等违法违纪行为被通报。会议通报了一批违法违纪行为。盐城市盐务局违规组织赴韩国公款旅游,事前纪委已经进行了提醒,该单位在表面作出“取消旅游”书面承诺后,暗地里仍我行我素,组织40多人出国旅游4天,花费13余万元。(5月13日 新华网)
公款旅游作为“三公”消费的大头之一,早就饱受人们的诟病。各种巧立名目的公款旅游难以禁绝,甚至连旅游业内人士都批评说,公款旅游是旅游业最大的泡沫。
虽然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实施和舆论监督的加强,公款旅游一点点暴露在阳光下,但要真正扒去公款旅游的“马甲”,还需要更给力的监督和制度约束。
近期,广东阳江一培训中心以培训考察为名,组织中小学校长用公款赴昆明等地旅游被通报。江西等地村官组织公款旅游,也被通报甚至立案调查。从中央到民间,对公款旅游的一片喊打之声,让公费旅游犹如过街的老鼠,这值得令人欣慰。紧盯公款消费的每一个锐利的眼神,都是一份监督的力量。
公款旅游依然会换着“马甲”偷偷摸摸的出现。据报道,某旅游城市接待办一份“诉苦”报告称:2012年共接待副厅以上干部3000多批次、5万余人次,接待经费压力很大。表面上诉的是接待之苦,话语投中的却是公款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