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信访局网站被挤瘫背后的民情民意

2013-07-0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体: ]

 7月1日起,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网上投诉全面放开。据媒体报道,由于访问人数过多,7月1日上午国家信访局网站已不能正常工作。

    之所以民意汹涌,集体涌向国家信访局网站,这固然与信访局局长舒晓琴要求网上信访“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的态度有关,但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基层维权通道不畅,公众往往遭遇维权天花板。

    现实生活中,很多原本可以通过日常行政途径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非要通过信访来解决。比如说,多地领导在接访中发现,公众反映的问题,多是涉及房产证“难产”、社保、劳动纠纷、拆迁补偿等问题的小事。这本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就是解决不了,逼迫公众不得不信访。

    此外,还有一些纠纷原本是在基层法院就可以解决的,但还是逼迫公众走上了信访之路。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专家马怀德就曾表示,实际的信访工作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信访条例规定的内容,“涉诉涉法信访已占到信访总量的60%以上”。

    正是因为基层积压了纠纷与怨气,才导致公众“不信法而信访”,万事往上走。可信访也并不是坦途,国家信访局网上投诉开放之后,网站被挤瘫也在意料之中。

    当然,网上信访的效果到底如何还要以观后效,公众期待的着落、回音,希望有干货而不是被注水。

    网络信访只应是一种途径,而不能成为主流,否则,就像有网友所说,“中国有多少省、市、县,即使一个县里仅有几个人网络上访,估计国家信访局处理完了也要几年。”最根本的,还是要将维权的通道打通,让本应在基层“了结”的事情就在基层解决。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