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人民时评:当技工,应该“有面子”

2015-08-13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

 技工人才,是制约制造业升级的短板。近日,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创新,在12个省份推广新型学徒制试点,虽然每个省份只选择3—5家企业,首批试点涉及学徒不过五六千人,却引起高度关注。

    提起“学徒制”,人们往往会想起“师傅带徒弟”那种传统的工匠技术传承方式。此次试点的新型学徒制,亮点在于“新型”:吸收传统学徒制“面 对面传承技艺”优势的同时,更强调工学一体、市场为主。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加大技能人才培养,但技能培训一直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学校培育出来的 劳动者,不一定是企业急需的;学校教授的技能,可能是企业已淘汰的。新型学徒制明确了企业的主体地位,由企业确定学徒对象、学徒岗位、培养目标、培训内 容、考核办法,再与培训机构和劳动者签订合同,围绕岗位需求开展培训,这与目前在欧洲等国实施的学徒制更为接近。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从事制造业的人员达2亿多。但是,一线工人整体技能水平不高,劳动力市场上技工紧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 流的产品。据统计,我国工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在80%左右,每年因不良产品而造成的损失上千亿元。出国抢购电饭煲、抢购餐刀,也戳到了“中国制造”技能水平 不足的痛点。正因如此,新型学徒制的试点推出,被寄予了培育新型产业工人、提高制造业技能水平的厚望。

    不过,相对于持续多年的“技工荒”,新型学徒制的作用也不宜放大。虽然,类似“企业高薪招不来技工”“高级技工年薪20万”“技工院校就业 率接近100%”等新闻频繁见诸报端,遗憾的是,市场紧缺、国家鼓励,依旧未能改变人们不愿学技能、当蓝领的局面。有两项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的人 不介意当工人;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读大学而非职校。在国外,不乏因纯粹热爱某项手工艺而去钻研技术的年轻人,而我国去学技能的“90后”,则往往是 无奈的选择。职校、企业,无不面临着“生源不足”“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试想,如果多数年轻人内心并不想去当“学徒”,学徒制的效果无疑会打个折扣。

    解决“技工岗位缺乏吸引力”问题,由此更为迫切。事实上,即使某些企业因急需而开出高薪,但这种高薪并不稳定,技工的整体待遇还是偏低,比 管理人员低出数个档次;即使当上了高级技工,但技能工人的社会地位依然没有明显提升。一些大城市推出积分落户政策,高学历人员轻易获得高积分,而高级技工 的门槛明显要高;即使在某个领域里属于紧缺技工人才,许多从业者仍然缺乏职业安全感,技能工人的成长成才通道还是让年轻人及其家长有所担忧——在产业转型 升级加速的今天,某项特定的技能今年还是企业急需、明年却可能被淘汰或由新工种替代。

    这提醒新型学徒制,一方面,在培训时既要着眼市场当下的需求,也要加强学徒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另一方 面,要更加重视技工的社会地位。只有让当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成为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安心学习、传承技能,踏踏实实做出“中国制 造”好产品。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