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基层调研,有村干部展示了长达60厘米的“人口变动信息报告单”,所需填写内容包含每户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婚姻变动、证件等54项信 息。“类似的信息数据,还要分别按不同部门要求不同的格式填写上报。”一位村干部无奈地说,上级部门交办的事务过多,服务群众精力自然就有限。这些基层干 部的苦衷,折射出基层部门希望减负的迫切愿望。
长期以来,基层能盖“万能章”。部分地方向基层摊派过多行政事务,各种会议、检查、考评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使他们在工作中“头重脚 轻、力不从心”。很多村级办公点除了村级两委外,还挂着计生、妇联等各类牌子。在各项考评中,村干部花大量精力为各部门提供材料、台账、报表,有的工作完 全是流于形式的应付。
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是基层的核心工作内容。社会转型期,基层政府对接着最复杂的社情、最广大的群众,需要广大基层干部甩开膀子真出力,协调好群众利益、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矛盾。
为基层减负,有助于政府改进工作作风。各地应倡导干部沉到群众中去主动开展工作,广泛听取意见,合理设置考评办法,让基层办事更有效率,基 层干部做事更有干劲,发挥好“最后一公里”服务职能。在简政放权改革中,一些地方突破利益藩篱,尝试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大大提高了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干 部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这表明,敢不敢触动利益,愿不愿真抓实干,直接影响到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的效率与效果。
“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为基层减负增能,是引导广大干部更加主动服务群众的长远之策。期待更多减负政策落实,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