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更难得的是让“冷板凳”得以安放的环境

2016-05-26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因为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并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近日一跃成为“网红”。他没有 海外留学背景,没有任教于名牌大学,甚至十年间没有发过重要论文,却做出了被称为“诺奖级”的科研成果,这一“传奇故事”,引人深思。

    在韩春雨身上,人们看到了中国科研的希望,更不吝对他的赞美。所谓“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做学问就是要摒弃浮躁,耐住寂寞, 就得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境界。他类似工匠的专注精神,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尤其稀缺。毕竟,不是任何研究者,都能十年如一日地在实验室探索未知、验证 假设、坚守理想。同样,也不是任何学术机构,都能允许研究者如此“寂寞”。在韩春雨的传奇里,河北科技大学颇值得点赞:这所非“985”“211”的高 校,竟能容忍一位副教授十年不发重要论文,还给他独立的实验室。

    比“甘坐”更难得的,是让“冷板凳”得以安放的环境。选择念博士做科研的人,大抵抱有严谨治学的情怀,对坐“冷板凳”也有相当的心理准备和 预期。可事实却往往极易磨灭初心。从科研之路的入口关卡——念博士开始,学者们就面临着严格的考核;而在晋升之路上,更有教学、论文、项目、行政等诸多事 项,让人疲于应对。许多学者之所以没能坐住“冷板凳”,很多时候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能够安放“冷板凳”的环境,实在弥足珍贵。这 也难怪韩春雨会在略显简陋的实验室里表示,“这里很好”;会在面对其他名校的橄榄枝时说,“继续留在河北科大”。

    科研创新,需要一些对世俗的超越,需要有足够宽松的环境。诚然,科研能力得有一定的成果证明,以论文之类为依据并无不妥。但成果是否非得速 成,非得追求“量”?在美国许多大学,副教授和正教授都是终身制,只要不违反法律和职业操守,聘期就自动延续到退休,完全不受学校各种教学、科研工作量的 考核。当然,在获得终身教授之前,会有一部专著、两三篇论文等科研成果的要求。这其中蕴含的选人、用人逻辑,一是入口处把关,认准了人才之后,便提供足够 优渥的土壤,有意识地“养人”;二是,重质不重量。或许只有当脚下的土地足够宽厚平整,学者们才有足够的空间来奇思妙想、仰望星空。

    韩春雨的经历再次提醒,一个适合人才成长的机制多么重要。此前,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尤其强调“破除束缚人 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具体到学术界,以科研成果考核人才本身没有错,但使用方式单一、固化、失当,便容易铸成大错。有道是,“夫学问之事, 天地间一二素心人得之。然学问非难,素心为难”。用人主体们是时候调整思路,主动创造条件让下一个“韩春雨”素心为学了。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