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面对迪士尼“考场”我们该怎么办

2016-06-2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体: ]

与其说迪士尼是“考场”,不如说迪士尼是一面“镜子”。而提升文明素养和公众素质,在“考场”之外、在“镜子”之外,恐怕更多的,更需潜移默化的“血脉滋养”:“三代才能培养绅士”,就是这个道理。

  家长带着孩子从出口处硬闯游玩项目,烟花灯光秀后垃圾散落一地,小男孩在草丛中大便……6月18日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后的首个周末日,恰逢好 天气,前来开启奇幻之旅的游客不在少数,记者在现场发现,虽然大多数游客都能做到文明游园,但也有少数游客出现随地大小便、插队硬闯、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 为。

  少数游客在迪士尼的不文明行为,其实并不让人意外。早在上海迪士尼尚未开园的“五一”期间,迪士尼就成了中国公众日常文明行为的“大考场”:随 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攀爬围墙、踩踏花草者“此起彼伏”。而迪士尼自身的商业属性和国际属性,又将这些容易反弹的不文明行为放在“聚光灯”下。在面对迪 士尼的文明素养“考试”中,个别国人一再不及格。

  个别国人的种种表现,可以说在“情理之中”:对那些在别的景区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攀爬围墙、踩踏花草的游客,你能指望他们在迪士尼游玩便 一改陋习吗?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国际属性的迪士尼,仍不过是一个景区……而近年来,一再发生的“丢人丢到国外”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从黄渤帕劳潜水捞中 国香烟烟盒,到“国安是冠军”现身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类似现象都曾引发过一轮又一轮热议。迪士尼“考倒”国人,不过是最新呈现。

  有专家曾指出,和奥运、世博相比,迪士尼不是一个“举国项目”,也不是一个短期项目。如果数千万游客都要靠数万名志愿者来时刻“督导”,单是人 力资源的动员和补给,不太现实。怎么办?自去年4月6日施行《游客不文明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已有多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单”。不错,对一些游客而言, “黑名单”制度固然能起到一定的效用,但在“法不责众”心理的驱动下,在管理难以穷尽所有角落、涵盖到所有人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因为有“黑名单”制度, 而收敛随地便溺、随地吐痰、不懂排队、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陋习呢?

  以此而言,与其说迪士尼是“考场”,不如说迪士尼是一面“镜子”。而提升文明素养和公众素质,在“考场”之外、在“镜子”之外,恐怕更多的,更 需潜移默化的“血脉滋养”:“三代才能培养绅士”,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一方面,稳步提升国人文明素养和公众素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有综合、全面的考量, 相应的通识教育、公德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特别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多年如一日地做好规范、示范、引导。

  另一方面,用倒逼的方式,督促一些游客加强自律和自我约束,逐步养成良好的出游习惯、生活习惯,将严重影响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行为,与公民诚 信记录挂钩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妙招。当然,如何注重技巧方式,确保公正公允、科学严谨,也是必须被综合考虑的问题。一句话,不管是将迪士尼看成是“考场” 还是“镜子”,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克服习惯或者麻木心态,从家门口这场365天不间断的文明“大考”中,汲取进步的力量。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