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社团 > 正文

兰州大学绿队简介

2008-12-04  来源:中关村环保网
[字体: ]
并不孤独的舞者

                   -----兰州大学绿队精华版简介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团队。

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他们有着共同的家,他们在繁华背后的角落里坚守寂寞,坚守一份承诺。

    他们是绿队人。他们是一群舞者,他们知道——

“我在绿队不孤独,绿队在全国不孤独”

   “兰大绿队,我们的家”这最通俗不过的八个字却是每个绿队人心里最亲切最温暖的话语。从加入绿队的第一天起,这个家的“老老少少”便欢聚一堂,开始了对他们以后共同路的展望与备战工作。“你在绿队不孤独”因为有众多的兄弟姐妹与你一起并肩作战,相互搀扶,在笑容和泪水里温暖着彼此。“绿队在全国不孤独”,因为环保工作绝不仅仅是一两个高校社团所能包揽的,他们与政府组织,与NGO,与种种世界基金会结成结实的纽带,不让志在环保的每个组织脱节,绿队,是其中的一环。

从过去到现在

峥嵘岁月,逐梦九载。也许1999年4月7日那8个热爱环保的同学成立绿队的时候从来都未曾想过这个团队现在会发展成为兰大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社团,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特色,氛围和文化底蕴。但的确,在一代代绿队人的努力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与支持下绿队走过了七个春秋,从过去走到了现在,从学校内部的常规活动走到周边地区的支教,从对外交流走到出去做项目,从初成立时的8个成员走到了今天近500人的全校最大规模,从一腔热血白手起家走到了规范运作有序运转。

绿队文化与绿队情结

   “是绿队让我消除了相互间的隔膜,因而交谈时很轻松自在,像是跟很熟的朋友说话一样。”在笔者思量着这篇申请材料的时候收到刚入绿队师弟的短信。作为这个团队的一员不禁自豪和骄傲。其实 “兰大绿队,我们的家”是每一个绿队引以为豪的对自己与绿队关系的阐释。而我们的绿色文化与情结却又不仅仅限于此。“倡导绿色生活,维护绿色家园”是绿队人一直坚持的宗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是绿队人的口号和做事原则,也是绿队人定格在心底的一直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的要求和标准。而且在这里大家知道了NGO的另一个含义——never give-up organization ,这是一个被信念赋予的含义,是一种信仰的坚持。这群人就是在近乎固执地坚守着关于绿色的信仰。绿队先进的运作模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激发了同学们的绿色梦想。在这里,同样渴望绿色的人得到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在这里,一群富有激情的绿色心灵在这片净土上辛勤耕耘。对节约对环保的践行,对环保对绿色的承诺,对坚守不用一次性筷子的执著,一点一滴中都渗透着绿队人的绿色文化。

关注,重担,光环,责任

他们组织的活动一度在学校引起轰动,他们的对外交流遍布全国,他们的暑期特色项目总是惹人关注,他们也曾经在媒体面前大放异彩。他们有一系列的获奖经历,“清华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训金奖”、“全国百佳优秀学生社团” 、“中国十佳环保社团”、“根与芽年终成就奖”、“甘肃省挑战杯一等奖”、“甘肃省优秀团队”、自成立以来历届优秀学生社团……但是面对这些的时候,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监督和信任,是一种支持和动力,也更是一种责任和重担。“我把老乡可就托付给绿队了,你们看着办吧”这样的话,迎新的时候经常绕于耳边。他们知道他们在被人关注,所以他们不敢松懈,只能继续向前,不断行走,不断完善,继续着以前的传统,也开创着脚下的新路。

一起吃苦的幸福

在绿队的收获,相信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感受也不同,可大家一起回味的时候更多的是这样一种感情——一起吃苦的幸福。那是一起接受残酷的体能训练时强咬牙坚持下来的幸福,那是一起游戏时苦思苦想寻求答案的幸福,那是一起野营时在雪地里相互搀扶着一步步爬山的幸福,那是出去做项目时在寒冷的雨夜里相互依偎的温暖。一起吃苦的幸福,不敢忘,不能忘,不忘。他们也会有无奈,他们也会遭受挫折,他们也有过磨难和逆境,就像在风雨中飞舞的风筝,但他们的线紧紧连在一起,风雨共渡,不让每一个风筝断线。

创新变革的足迹

绿队99年刚成立之初,我们的活动仅限于校园内,做一些“垃圾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回收”,“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宣传活动。随后我们又与兰州市政府部门、媒体合作进行了“白塔纪念林”、“拯救母亲河”等影响比较大的活动,将我们的影响扩展到了整个兰州市的范围。

01年,               我们绿队开始做项目,这一年暑期,我们得到GGF(全球绿色资助基金)的资助,前往会宁进行环保考察活动,开创了绿队项目的先河,也是绿队第一次获得基金会的支持。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