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社团 > 正文

父亲节关注度不及母亲节 子女“爱父在心口难开”

2012-06-17  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字体: ]

 父亲节是哪天?很多做儿女的都会摊开双手说:只知道在母亲节之后,具体日期真记不得了。6月17日父亲节来临之前,记者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尽管只相隔一个月,父亲节的“知名度”远不及母亲节,有近三成受访者不清楚父亲节日期,有64%的受访者没给自己的父亲过过节。

    与母亲节礼物销售火热的情况相比,商家对父亲节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反应平平。父亲节前夕,记者随机走访了北京的4家花店,发现没有一家花店贴出父亲节鲜花预订的宣传海报。花店老板李昕告诉记者,根据往年经验,父亲节的鲜花销售都不如母亲节火爆,更不及情人节。“父亲节鲜花销售大概只有母亲节的四分之一,所以今年也没打算做过多宣传。”她说。

    与现实中的“冷遇”相比,父亲节在网上显得更加热闹。“亲爱的老爸,祝您永远健康,节日快乐!”“爸爸,你是最帅的!”……不少网友纷纷在个人微博中晒父爱、致感恩。在他们看来,虚拟世界里反而更容易大胆说出心中的感激之情,尽管有些父亲平时很少上网,并不能看到孩子们的心里话。

    在北京读大三的学生李旭坦言,自己每年都是在网上看到有同学发表“父亲节快乐”时,才想起来给父亲发一条祝福短信,从来没考虑过当面向父亲表达节日祝福、送礼物或者全家隆重地庆祝一番。“可能是因为父亲在生活中往往比较内敛、严肃,久而久之,彼此表达关爱的方式都比较简单、直接。”

    “对着妈妈我可以很随意地说一句‘我爱你’,可是对着严肃、威严的老爸,感觉怪怪的,实在说不出口,在网上祝福他,希望他能感受到。”网友“秋水伊人”坦言。

    提到父亲节,身为人父的北京老人孟先生则表示,“不需要什么礼物,只要孩子常回家坐坐,一起吃吃饭就足够了”。今年62岁的孟先生有两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一个在天津工作,一个在北京工作。唯一令老人感到遗憾的是,孩子越来越大,每年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年龄大了,难免觉得孤独寂寞,没人说说话。老人就希望子女能多回家吃饭,和我们聊聊天。”

    现实生活中,父亲,尤其是空巢独身的老年父亲,非常需要排解内心的孤独。北京一家公益组织设立的老年爱心传递热线每天都能接到大量心理求助电话。很多孤寡老人在袒露孤独与恐惧的同时,提出想找个老伴儿的需求。

    热线工作人员曾接到62岁的王先生打来的电话。王先生说:“爱人去世几年了,不忍心给子女找麻烦,想通过热线找个伴儿,平时出去旅游、散心就好,一个人孤独的滋味儿不好受……”

    对此,社会学专家石英表示,对于中国人来说,父亲的性格往往比较严肃,少了母亲的亲昵感,子女面对父亲常常感到“爱你在心口难开”。实际上,父亲为家庭付出的心血同样需要得到肯定,每位父亲的内心都渴望子女的关怀。父亲节和母亲节虽然是西方节日,但与中国提倡的孝道文化是一致的。在父亲节这一天,子女们不妨大胆一些,大声对父亲说:“我爱你”!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