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社团 > 正文

首届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开营

2012-08-07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杨振宁鼓励学生们——“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

 

    昨天(5日),首届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开营。清华大学新学堂座无虚席,1300名来自全国31个地区的高中生静静聆听一位耄耋老人的讲述,他就是九十高龄的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从孩童时代的成长故事到大学时代的励志奋斗,杨振宁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学生时期的人生片段,并鼓励大家要“抓住大时代所给予每一个人的机遇”。

    90岁的杨老走上演讲台时,步履有些缓慢,可老人家一开口,嗓音倍儿洪亮,讲起话来思维敏捷、吐字清晰。杨老一上来就和大家分享了他人生中第一张全家福,老人还特意向大家介绍了他父亲身上标准的长袍马褂。从上小学时第一次见到属于20世纪的罐头、电灯和新式教材,到中学时代在一间屋子的图书馆里,知道了什么是数学上的排列组合,看到了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再到每天多次朗读一段英文的外语学习诀窍……杨振宁轻松地回忆着自己的学生时代。

    “中国现代教育体制强调学生要‘专’,这不能让学生拓宽知识面。”说到这里,他鼓励同学们要常去图书馆,一定会受益匪浅。

    杨振宁的大学时代是在西南联大度过的。这所当时由清华、北大和南开大学在昆明临时合并的大学,校舍在郊外,都是简陋的茅草房,一间宿舍能住40个学生。

    “那时的饭堂没有板凳,站着吃饭,饭里还经常会吃出糠皮和小石子。”杨振宁说,但就是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时日本占领了中国的主要城市,目的是要灭亡中国。我身边的同学们都知道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能坐下来读书是极不容易的事情,大家都十分努力,后来有大成就的人也很多。我认为,正是这种忧患意识促成了抗战时期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谈到学生时代经历的最大挫折,杨振宁带大家“穿越”到1947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时的艰难时光。“读到第二年时,我给同学写信说我的‘幻想破灭’。”杨振宁当时发现老师给的题目并不合自己的“口味”和能力。此后,他自己又找了4个研究课题,但其中3个都没有做出来,最终只有1个做出来了。“现在我回头再看,当时那3个没做出来的课题都对后来的研究有帮助。我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最后,杨振宁勉励年轻人:“中国在最近30年快速发展,你们成长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里,成长在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大时代里,请不要忘记,抓住大时代所给予你们每一个人的机遇。”

    左图:昨天下午,著名物理学家、已九十高龄的杨振宁教授与参加首届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的中学生亲切交流,并与他们分享了自己在中学时期爱上科学、立志投身科学的经历。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