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社团 > 正文

地方政府热衷“玩”电影令人担忧

2012-08-10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据《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金湖县当地政府参与投资的电影《荷都之恋》正在紧张拍摄之中。此外,苏州的《蟹蟹侬》、江阴的《底色》、常州的《阳湖拳》,有的已开机有的已上映。放眼全国,湖北丹江口市的《汉水丹心》、湖南通道县的《通道转兵》等也都一一亮相,“本土电影”方兴未艾。对此专家提醒,地方拍电影要避免“政绩化”,防止“面子工程”成为“垃圾工程”。

    通过投拍电影,传播当地文化,带动地方旅游,原本无可厚非,而且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同于纯粹的商业,需要慎重对待。

    从《刘三姐》、《五朵金花》,到《十面埋伏》和《非诚勿扰》,这些自身在名利双收的同时,也让取景地名声大噪的电影,除了要与地方旅游有较好的关联度外,电影本身更要有好的故事、上乘的质量以及较高的票房号召力。但实际上,在目前地方投拍的本土电影中,真正能符合以上条件的并不多。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政府参与投资的影片《我们村的80后》,被媒体称为“完完全全是一个当地风景广告片”;湖南通道县地方官员集体出镜、拿出年财政收入1/40拍摄的电影《通道转兵》,去年8月底公映后,却因质量欠佳和宣传不足等问题,遭遇院线集体冷落。

    据报道,目前地方投拍的大部分本土电影,基本处于“观众看不到、院线不欢迎”的状态。推广莫过于三种渠道:一是上微博、网站赠送;二是制成碟片当纪念品派发;三是通过行政手段在地方影院、电视台播放。地方动辄豪掷数百万元拍出的电影,很多都成了内部资料和自娱自乐的游戏。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自我推广的手段相对贫乏,从过去的争相建广场、主题公园,到搞各种文化节、争夺名人资源等,大家习惯了一哄而上,互相抄袭、模仿。现在很多地方注意到,电影中也可以植入地方形象,于是又纷纷“玩”起了电影。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但光鲜数字的背后是八成以上的电影不挣钱或亏损,缺钱成了许多商家最头疼的问题。地方政府对电影的“迷恋”,让许多电影商看到了商机,有的电影集团目前正明码标价,为各地政府和景区量身定做个性化电影。

    然而,电影毕竟不是一般的商品,它的创作成分很大,而创作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加之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竞争激烈,院线数量有限,投资风险不言自明。何况,电影一旦掺入太多铜臭味和政绩考量,就脱离了其应有的轨道,难免出现粗制滥造,“面子工程”变成“垃圾工程”。这种电影说白了是地方政府拿纳税人的钱拍的,投拍前有没有作风险评估,有没有征求纳税人的意见,相关的监管不应置若罔闻。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