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社团 > 正文

“密云三烧”现身记

2012-11-10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访老人挖掘老技艺

    能不能把烧饼、烧肉和烧酒这三样“密云三烧”,好好地挖掘和传承,以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逐渐成了洪福环宇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莲的“心结”。

    2005年底,李广莲开始搞调研,请专家,做实验。水分怎么保持,味道如何纯正,微生物怎么控制?她一点点试验。同时还组建了“密云三烧”研发小组,走访民间挖掘“三烧”传统制作技艺。研发团队除了李广莲,还有四位平均年龄70多岁的老人做参谋。“我找到了我刚参加工作时的老领导,让他带着我们到处转转,寻找他记忆中做烧肉最好的人。当时老爷子已经75岁了,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上下楼都很困难。我就天天开车去接他,让司机背着他上下楼。”

    除了托朋友介绍,李广莲还从密云县志中找寻传统技艺的传人。走访老艺人、餐饮行业的老前辈,以及老师傅的后人。烧酒的第五代传人王希彬就是根据密云县志上的记载找到的。研究烧肉的时候,从密云县志里查询到过去城里有几家有名的烧肉店,几经周折找到他们后代,“通过他们小时候的记忆,逐渐找到制作烧肉的工艺。”李广莲说,“那会儿,每天都跑几十里的路,到不老屯镇、高岭镇、古北口镇,走访老艺人、老传人,虚心地向他们求教。也受到很多误解,一次不行,我就两次三次的上门拜访,感觉自己就像个记者,带着纸笔、数码相机,随时做记录。只要有点新收获,回来就赶紧整理,做试验,掌握操作要领。”

    听说李广莲要做传统的“密云三烧”,一开始老人们并不太配合,“我就跟他们反复地讲要把密云的文化传承下去。”李广莲用真诚感动了老人们,他们加入了“三烧”的挖掘整理。

    要想“三烧”保留传统风味,就要研究传统工艺。除了大铁锅,还要用草帘锅盖。有位制作烧肉的广师傅70多岁了,“他带着我们去地里割一种特殊的草,把草编成小辫,再灌上泥浆,放到阴凉地晾干。这种草帘锅盖,烧肉时散发出天然的香味。”李广莲说,“别看‘密云烧饼’只是面食,可是它要十几道工序。光工具就得有大瓷盆、柳条笸箩、马尾箩,这些现代人做饭都不用的家伙,都得去山里找。”

    采用民间传统工艺制作出烧酒后,为了使味道纯正,还要请喝过烧酒的老人品尝,看看口味对不对,不断做出调整。8个月后,经过上百人品尝,大家都说“原来的味道找到了。”满意度达到87%,李广莲才开始正式加工生产和灌装。

    6年过去了,2011年年底,李广莲的团队完成了“密云三烧”的市场研发。“三烧”重现密云,一上市就获得消费者青睐。“密云烧酒”口感醇厚甘洌,特别是温烫之后更显昔日老烧酒之神韵;“密云烧肉”味厚不腻、有果木的清香;“密云烧饼”用优质小麦、芝麻等原料,特别形成了独层硬壳,饼内层次清晰,口感十分酥脆。

    如今,“三烧”已获得“QS”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密云旅游必备的纪念品。不到一年,“密云三烧”销售额就达到七八百万元,“公司还将投资260多万元建设礼品一条街,专门卖‘三烧’和旅游礼品。让来到密云的游客,都可以买到‘三烧’。”李广莲说。

    传统美食“新外衣”

字典礼盒包装的烧酒

    “密云三烧”作为文化底蕴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在第九届“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密云赛区暨“寻觅云礼”2012密云旅游商品大赛上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在于其再现了传统的制作工艺,还有“老味道”穿上的现代“新外衣”,环保、时尚、便于携带。

    挖掘传统技艺恢复“密云三烧”后,洪福环宇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莲特别设立了社会调查组,研究不同人群的消费理念,对食品口感的要求,价位的接受程度,包装的审美等。李广莲要让老传统散发新风采,给一块肉、一个烧饼、一瓶酒设计出最适合的包装。

    打开一个“密云三烧”组合装,红色与黄色两种基础色调给人喜庆的感觉,食盒的造型别具创意。包装图案用白描的手法再现了密云烧饼、烧肉和烧酒的制作和食用场面。“怎么才能让消费者了解‘密云三烧’的历史和文化?画面最直接。我把过去做烧肉、烧饼、烧酒的场景描述出来,古老的酒桌什么样?烧饼炉子什么样?酒桶什么样?以前人们怎么在路边吃烧饼夹烧肉,喝烧酒的?我讲述出大概的意思,让专业人士画出来,再印制到包装上。”李广莲认为古老的东西要有传统的设计,透过历史的画卷,传承饮食文化。

    包装要与消费人群相结合,“烧饼就是普通的大众面点,包装如果太豪华,没人敢吃了。”李广莲希望“密云三烧”还是大众消费品,这样才能把这个传统美食传承下去。“密云三烧”的包装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几次改进。

    第一次是以四人餐为标准做了“密云三烧”大包装礼盒,两盒肉、两瓶烧酒、四人份的烧饼,但却有笨重感。第二次,“为了使包装既体现历史文化味儿,又有时尚感,我特别去上海找了专业公司重新设计。”李广莲说,小小的烧饼装进了设计精美的方盒,形成独立包装,体现出旅游礼品轻巧、便于携带的特点,烧酒设计了简装和精品装两种,可以走上各种层次的餐桌。小小酒壶设计了字典礼盒的包装。第三次,适应现代绿色环保理念,去掉一切塑料包装,全部改用纸质包装,既减轻了重量,又可回收再利用。

    烧酒包装也经过多次试验,刚开始用瓷瓶,半年后酒挥发了一半,后来又试过陶瓶。“工程师做了一年多的试验,差不多试了70种瓶子,用了成吨的酒。最终发现还是玻璃最好。我们在玻璃外边喷了仿瓷釉,紫砂颜料。这就与外包装相得益彰了。”李广莲说。

    作为农村常喝的烧酒,温烫之后口感更佳。为此,李广莲请人设计制作了烧酒热酒器套装。酒桌上,拈着小酒盅,轻抿一口烧酒,酒香浓郁,回味绵长,更显昔时老烧酒之神韵。

“密云三烧”受到游人欢迎

图为厨师正在加热刚刚制作的烧肉。

    据密云县志记载,清代及民国期间,“吴家铺”的烧饼,“四海居”的烧肉,与“天聚号”、“汇聚号”产的红高粱酒,合称“密云三烧”,驰名遐迩。

    时过境迁,现在的密云人多已不知道“密云三烧”,民间特色饮食几近失传。

    在近日举行的第九届“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密云赛区暨“寻觅云礼”2012密云旅游商品大赛上,“密云三烧”不但现身,还穿上了设计别致的外衣,重新回到市场,挑战人们的舌尖。

    小烧饼成就大梦想

    “密云三烧”是密云和周边地区曾红极一时的传统美食,但世事变迁,烧肉、烧酒的制作技艺已经失传,只有烧饼的制作技艺还有传承。作为“密云烧饼”的第四代传人,洪福环宇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莲的手里一直攥着这门手艺。

    “密云烧饼”具体的生产年代和发明人不详,但据可考的历史资料记载,早在嘉靖20年(1541年)“密云三烧”就在当时的密云、石匣、古北口三镇存在。“现在密云很多早点铺也卖烧饼,可是真正知道传统密云烧饼制作技艺的人少之又少。”李广莲说。

    层多而薄、揭而不破;壳似金裹、外焦里嫩;皮酥而脆、脆而不坚……光是听李广莲讲述“密云烧饼”这几大特点,就让人馋涎欲滴。李广莲艰辛的创业历程就从这美味的烧饼开始。

    上世纪80年代初,在粮食局工作的李广莲跟随老师傅学到一手做烧饼的绝活。“当时好多到密云来的人都点名要吃我们做的烧饼呢。”李广莲回忆说。1994年5月,李广莲从粮食局下岗。十天苦想后,李广莲静下心来,“生活还要继续,大不了从头再来。再说我还有做烧饼的绝活,咋就不能谋生?”李广莲租了个8平方米的小门脸,买了一辆板车,雇了一名员工,开始创业。

    从小吃店起家,李广莲的事业一发而不可收,做连锁店、开餐厅、承包大企业的餐饮项目,餐饮事业越做越红火。2002年,李广莲开了“真洪福”酒楼,不仅经营正餐,还加入了早点,“没有想到早点特别火,一早上能卖1000多个烧饼。提起密云的烧饼,没有不知道‘真洪福’的。”

    一次,一个朋友说要买50个烧饼带到广州去。传统烧饼一直都是现吃现买。路上这么长时间,还能吃出烧饼的酥脆感觉吗?这让李广莲萌生了新想法:让烧饼成为既便于携带,适合亲朋馈赠,又不失品质和味道的伴手礼。可从何处下手呢?恰好中国农业大学一批专家到密云考察,“专家说河南的油条被包装成礼品销售。软乎乎的油条都能做成礼品,烧饼咋就不能做呢?”

    把家常主食烧饼做成馈赠礼品,一开始不少人表示怀疑,“满大街都有卖烧饼的,谁买你的啊?”当时听了这话,李广莲一度很气馁。可是事事不服输的劲儿硬是让李广莲坚持了下来。2011年底,李广莲带领研发团队采用传统工艺,秉承复杂的制作工艺和考究的取材,终于生产出了便于携带、保存60天仍旧酥脆鲜香的烧饼。

    风味浓郁的“密云烧饼”不仅是大众美食,2009年还被北京市文物局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