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很多红木家具市场门可罗雀、生意冷清。10月份以来不少商家推出“优惠”活动,大打“价格战”吸引消费者。不过“事在人为”,即便是面对不景气的市场,也有许多经营较好的企业。劲飞红木就是其中一位。
“继七、八、九三个月家具销量高于去年同期之后,进入10月,劲飞红木销量又有新突破。”近日,面对前来工厂参观的消费者,劲飞总裁吴新建兴高采烈地说。在市场有点冷时,劲飞为什么这么红火?
据介绍,半年前,北京一家大型上市公司要用红木作品装修办公大楼,其中涉及的红木项目有多件传统木雕屏风和《清明上河图》等大型主题木雕。经过激烈角逐,劲飞从全国几十家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在《清明上河图》等大型主题木雕项目上中标。这组作品规格很大,两幅木雕,分别都是3×4米以上的大尺寸。
按说中标是一件喜事,但在最初一段日子里,吴新建却一直紧锁眉头。原来,他从知情人那里了解到,另有一个负责屏风和其他雕件制作的厂家是来自中国东南省份著名“木雕之乡”的大型木雕企业,木雕之乡历年来向外输出了不少木雕人才,包括劲飞红木在内的不少红木企业都有来自那里的技工。对方一开始就放出话来:“木雕之乡”是木雕人才培养基地,劲飞技工好多都是其“徒子徒孙”,劲飞再努力,“徒弟”做的活计也赶不上“师傅”。
这话一听就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挑战意味。他知道,眼前已摆出一个无形的擂台,就看劲飞敢不敢应战。于是,吴新建连夜召开车间主任以上领导会议。他告诫大家:现在的竞争对手号称中国木雕界的“祖师爷”,实力很强,劲飞一定要要把好各自的工序关,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埋头把活儿做好。只有质量过硬,最后的胜利才会属于劲飞。
在主题木雕设计制作中,吴新建先后召开八次会议,亲自严把每一关。在材料上,选用上好的金丝楠木和大叶紫檀,所用金丝楠都为当年三峡坝区房屋拆迁的老料,大叶紫檀则在油性色泽纹理方面皆为上乘。烘干环节,在开料制作工序中采用反复烘干技术,确保木料的最大稳定性。雕刻上则更加体现劲飞精益求精的工艺水准,平均每天投入15个熟练雕刻工人,两件作品整整雕了48天,图案雕完后又精修半个月。而后使用精细度不同的30多种砂纸反复打磨,最后完成收尾工程。
由于劲飞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办事,如期交货时,虽然在交接时间上比竞争对手晚半个多月。但是客户对劲飞制作出的《清明上河图》家具却赞不绝口。
这个生动的事例也让人再次体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徒弟”打败“师傅”,劲飞赢在质量,赢在每一个细节。吴新建说,质量和诚信决定着企业成长的“耐力”,客户对产品的选择最终考验着企业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