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社团 > 正文

桃乡象棋大赛 近百冬闲农民同场对弈

2012-11-30  来源: 北京日报
[字体: ]

 村里耍牌的喝酒的少了 风气正了

    平谷区大华山镇,有名的“天下大桃第一镇”。每年,镇上二十几个村的村民们种桃、收桃、卖桃,日子劳累而富足。这两天,村民们又在忙一件“大事”,办大华山镇中国象棋比赛。

    万顷桃园中的金山观景区,就是比赛现场。比赛当日,记者来到现场,只见大红横幅上的“第一届华山论棋,金山顶巅峰之战”字样格外显眼。山脚下,摆着近百张象棋桌。从周边各村赶来的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等待比赛开始,场面相当热闹。

    今年的棋赛已是第8届。前7届都是以后北宫村的名义举办,今年的比赛首次升为“镇级大赛”。

    距比赛开始还有半小时,不少村民已按捺不住,你占个棋桌,我搬个马扎儿,当头炮、把马跳,热起身来。一会儿,大华山镇象棋协会会长、本项比赛创办人于久江开始大声招呼:“先别下了,开幕式马上就要开始啦。”他风趣地说:“古有华山论剑,今有华山论棋。今天是大华山镇棋迷们的节日。我们镇是‘中国大桃第一镇’,以后还要成为‘中国象棋第一镇’。”

    比赛是业余的,但处处透着专业味道:各村的村支书担任领队,一些村民戴着红袖箍儿当裁判,棋桌上放着计时表,现场挂着对阵图。

    比赛开始,近百名村民开始对弈。

    “你这棋够冲的啊!”

    “这盘是你让着我。”

    “唉,看这样我得输。”

    下棋的表情不一,观战的也跟着着急,不时支招。天气虽冷,但场面热烈。

    比赛整整进行了一天。后北宫村村民范瑞启是上届比赛的季军,今年他的成绩更上一层楼,闯进决赛,最后抱走了奖品,一台大彩电。

    说起下棋的好处,范瑞启张口就来,“我有十多亩桃树地,地里的活儿多。下地回来,下盘棋,不管赢了输了,哈哈一乐,干活时的那点儿累就都忘了。”

    提到大华山镇的棋赛,就不能不说于久江。年过半百的老于是后北宫村农民,从小爱下棋。以前,村民们下地干活回来,都爱去他家下棋,屋子挤满了人。后来,他就向村支书提议办个比赛。于是,村里出了一些钱,第一届比赛就吸引了60多人参赛。后来,于久江发起成立了大华山镇象棋协会,他任会长,为办赛筹集经费,有的村出2000元,有的村出1000元,有的村出500元。就这样,棋赛陆续举办了7届,周边村的村民都来参加。经费不够,老于补上。“这么多年来,我个人在棋赛上投入一万元左右了。”他说。今年比赛,得到了镇里和区体育局的大力支持,比赛的规格也从村级提高到了镇级。

    比赛现场,摆放着洗衣机、电视机、电热水壶、电热锅、水杯和毛巾等奖品。“还拿得出手吧?”老于笑着问记者。老于想把棋赛长期办下去,形成一项传统赛事。

    大华山镇镇长王立宝告诉记者:“村里下棋的农民多了,耍牌的、喝酒的少了,打官司、闹矛盾的也少了,风气自然就正了。”如今,大华山镇每年都组织多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年镇政府在文体活动方面投入的经费都有七八十万元。“农民喜欢什么活动,我们就搞什么活动,真正让农民动起来、乐起来。”王立宝说。

    平谷区体育局局长刘德江一边观战一边感慨:“如今农民们在农闲时踊跃参加体育活动,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农民富裕了,生活更丰富了。”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