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社团 > 正文

一座村史馆 600载乡情图

2013-12-10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尹家河村村史馆里,小朋友在体验旧式纺车。

 

 

    昨天(8)一大早,尹家河村乡情村史陈列馆就迎来了一拨城里的客人。“节假日都会有些零散的客人来参观,600年的村子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陈列馆负责人、村子的老支书郑增顺告诉记者,9月开馆到现在,接待了300多人。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乡情村史陈列室。铡刀、石磨、耕犁、马灯……一件件锈迹斑斑的家伙什儿带着客人们穿越岁月时空,干什么用的,怎么用,每一件“老物件儿”还都有一段故事。村现任党支部书记郑丙良举起几张1968年到1970年的劳动分红清单,上面清晰地记录着1968年老郑家有两个劳动力四个孩子,年终一共分了二十六块五毛钱,生动地证明了当年村民的收入水平。再往前,民国初年签发的工商营业执照,距今近百年,“这是村民尹西青捐赠的,是这儿最老的物件了。”

    尹家河村位于通州区最东段,有着“京东第一村”的称号。该村起源于元末明初,历经六个世纪。尹姓自福建漳州龙溪72沟村迁至此地,在潩河(今潮白河)西岸定居。尹家河村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北京和河北的交界处,又紧邻潮白河,曾是一处交通要道。

    解放前夕,通县县委、县政府都驻在这里;这里是西集镇第一个党支部;是解放北平时军队的重要通道……从村口的石桥,到河边的浮桥,每一个物件都有着历史的印记。

    村史陈列馆负责人郑增顺是村里的老支书,一直在写尹家河村史。15年村支书的经历让他更加用心记录着这个小村庄的点点滴滴。他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写着:西集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在尹家河;高跷会、大头会等花会远近闻名;西集地区第一个温室大棚建在尹家河;1951年,尹家河荣获全国扫盲先进村荣誉称号……

    最著名的还是尹家河村的摆渡口。自尹家河建村以来,就有了渡口,大约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据介绍,潮白河上有很多渡口,数百年来,发挥着重要作用。郑增顺说,200多年前,尹家河的渡口曾建有一座小石桥,一直用到近代,因为水灾频仍,石桥被大水冲垮,石头淤积河底。到了战争年代,村民尹宝明等曾在此摆渡行人及车辆。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一支八路军开往东北,就是从这里的渡口过河。当时八路军日夜兼程急着过河,村里准备了几条大船,每船能摆渡五六十人,昼夜不停摆渡。

    “解放北平的时候,军队就是从我们这儿过河的。”郑增顺说,只可惜当时的亲历者都已故去,只能从历史资料和村民们的口口相传中间接获得一些材料。“好在当时军队过河时,老百姓给搭的浮桥还在,过了汛期还能隐约看见。”

    尹家河村村史陈列馆将长期对外免费开放,“为的就是把我们村甚至整个西集镇的历史展示给大家看,让后代们记得我们的光荣传统。”同时,陈列馆将继续征集反映区域历史、民俗文化以及农耕文明的各种实物展品。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