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宣教 > 正文

初探生态城殡式之路

2011-02-24  来源:环保网
[字体: ]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经过人类的肆意扩张,现有人类自然与社会属性都遭到威胁。唯有人类活动满足生态规律才是人类自然属性的回归,生态城市才是人类社会属性的生存出路。未来生态城市发展之路,返璞归真自然先行,生态经济民生紧随其后。生态自然关系环环相扣,人类经历从生至死生命之路,尸体的“回归”作为自然循环重要性不容小觑。死亡只是灵魂的终结,而肉体将持续参与自然的轮回。处于食物链中消费者的人类尸体“回归”过程理应遵循的自然规律。在人类扰动造成野生动物的灭绝、饲养动物直接食用,我国对尸体处理方式以火葬为主大环境下,这些行为都截断食物链的分解回归过程。人类不得不以人类本身弥补缺失的食物链。从现有众多殡葬方式选取既要符合人类感情又满足生态环境食物链的角度的需要双重角度认真审视现代殡葬方式,建议生态城市可以采用节约型生态土葬、冰葬、水葬多种殡葬方式并行,既可满足人们情感表达,又能不损坏生态食物链循环过程。火葬逐渐退出现有的殡式。在这种并行的绿色生态殡葬体制下,人们回归到既往殡式模式,满足人们对肉体归属的美好期望,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和谐自然社会。

  关键字:生态城,殡葬,尸体,食物链

  人是什么?什么是人?人从那里来?人到那里去?什么是活人?什么是死人?生的意义在那里?死的归宿是什么?对这些简单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对人来讲就没有停止过,也没有统一过。正因为此,人类社会才变得丰富多彩。

  生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但生有何欢,死有何苦,人们同样不能确切的被告之。人们即不能控制自己何时生,也不能控制自己何时死。生死这两件人生最重要的事,都不是人自己安排的,是在一种无奈中被动的接受的安排。是谁安排了这一切,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人们还不能有信服的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今天实证主义科学体系还不能证明灵魂的存在,也不能证明灵魂的不存在,更不能证明灵魂存在的形式。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明天生活的美好向往成为人们生存的动力,是人类对肉体与灵魂的认知成为了人类信仰的源泉。这种对未来的状态的未知性,特别是对死后状态的不确定性,给了人们对死后的状态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也就产生了众多的对死后遗体的处理方法。

  无论人们多么厌恶和畏惧死亡,人们都不可能回避它,没有人能逃脱死亡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讲,死亡代表着人的生活在地球上的终结,是每一位活着的人情感所不愿接受的残酷事实。中国人意识中受到中国五千年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事死如事生”、“孝道”、“天堂”、“地狱”、“灵魂不灭”、“转生”与“轮回”的种种认识,使传统的中国人对死的重视甚至大于生。生物学的角度看待死亡问题,死亡只是灵魂与肉体分离,而肉体将安照物质不灭的原则,成为尘归尘土归土的生态循环中一个部分。正如马克思说过:“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情的和对象性的存在物,和所有动植物一样,有他们在自然界中的合理的位置,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节。”而灵魂将安照信息永存的定律,进入信息与精神的轮回之中。也就是说,人类作为智慧型动物,只有从人类意识与生物学双向考虑,才是人类灵魂和肉体的出发点和归属地。

1生态葬法提议背景

  无论人活着还是死亡都会存在于地球,人类不过是是自然规律下的微小产物,自然界中自然循环组成部分。人类对于自然认识的高度尤为重要。唯一的地球在人类无知破坏下满目苍痍。据瑞士再保险公司指出2010截至11月30日,有近26万人死于天灾,2009年则为1.5万人。这些惊人的数据足以让人们警觉,地球以自然灾害的方式向人类敲响警钟。生态还是死态,最终心态却是关键(张文波,2010)。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向人类都处在活着还是灭亡的转捩点。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生物都应遵循生态规律。目前的地球自然生态状况,由于过分人为扰动下,部分野生物种灭绝,豢养动物人类直接食用,人类尸体火葬,人为地截断了食物链循环。食物链网状结构破坏严重、岌岌可危。

  人类社会属性中城市作为人类群居生存的一种生活结构和模式,同样应该遵循生态规律。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类无限制肆意的扩张土地,走在城市化的快行道上,人们单纯的将城市化进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殊不知在人类为自己发展之路埋下了一颗又一颗的定时炸弹。自然利用自然灾害向人类发出了警示,在此人类活着还是灭亡的关键时刻。人类拯救自己,就必须拯救生态,而人类的心态决定了人类的态度和未来走向。人居城市的走向和定位决定人类的未来命运。生态城市的解决方案和实现有可能成为人类自救的最后一棵稻草。

  生态城市中人们遵循“道法自然”生态原则,只要有人存在,就会有生死之道。在这种由于人类的破坏使得动物肉体参与分解回归回馈自然过程背景下虽然“回归”生态循环中只是微小的环节,却也是一个都不能少的环节。人们把自己推到了解救生态循环的风头浪尖。死后的尸体何去何从,城市中的人们的尸体的葬式更成为无法回避必须直面的自然和社会问题。我们总是自诩人类具有高级智慧,为自己过去愚蠢的行径埋单!动物肉体为自然界提供食物链和营养流这个功能只能转嫁于大量存在的人类。人的肉体是自然的一部分,只能通过尸体完成“尘归尘”的生态轮回之路,挽救食物链,挽救人类自己。人类是情感的动物,无法接受赤裸裸的参与生态轮回之路,只有寻求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情感契合点,殡式革命是人类生存无法逃避的现实。

  未来生态城市发展之路,返璞归真自然先行。践行生态城市理念之路,履行生态规律之道。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故去人的真正享受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和民生之路,找到人类肉体和心灵真正的归属地。

2各种葬法对环境的影响

2.1尸体在食物链的重要作用

  整个地球上,存在着数量繁多的生物体,这些生物体为地球带来了活力、生的气息。每一种生物在地球上都有一个固有的定位,生态位。这些生物体都是通过被食这个过程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联系网络,就是食物网。食物网由单个的食物链构成。食物链概念由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与1927年首次提出(李俊清,2002),是在生态系统中贮存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递。食物链具有广泛联系性,无论是哪种物种灭绝都会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食物链不仅是食物的路径,更是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传递过程。食物链的每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生态系统中根据职能可以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为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完成无机物制造营养物质的自养生物,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生命活动的能源。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属于异养生物。消费者,指以其他生物或有机物为食的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分解者,主要指各种细菌和真菌,也包括一些以腐食为生的生物,把复杂的动植物残体分解成为简单的化合物,最后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去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现在的自然生态环境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直接导致多种野生物种的灭绝,食物链断裂缺失。人工饲养的动物大多都直接经过人体自身吃这个过程吸收。动物残体为自然界提供的食物链和营养流被截断。人类有责任为自己过去行径埋单。人类属于消费者,是以其他生物或者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当人类死后,尸体从消费链进入分解链,此时分解者将尸体“复杂有机物——简单有机物——无机物质”的分解,回归到环境中丰富了土壤的肥力,再次被生产生者再次利用。

2.2葬法的种

  只有满足情感和环境的双重要求,才能圆满推动殡葬文化走向下一个文明。殡葬发展之初,究其原因,首先是满足社会心理的需要,人类自我意识达到高度清晰的产物。从原始社会起人类对弃尸已经无法容忍,从而产生殡葬。这种主要为了生者满足生者的社会心理需求。其次弃尸于自然,任其腐烂,破坏自然环境,极易引发疫病流行。最后是与社会联系需求,在重要季节和节日表达对祖先的追思,祭奠过程是对横向和纵向人际关系重要纽带。人类历史过程,经历过不同的社会形态,经历过众多民族,葬法更是多种多样,包括:土葬、火葬、天葬、水葬和其他葬式等等。

2.2.1土葬

  土葬,土葬最早记载在周礼中“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阴下为野土,其气发于上为昭明” 。在礼运中也记载“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 。

  土葬是中国人民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许波宏,1996)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中流传来的殡葬方式。传统土葬整个过程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土地占用耕地面积过大,耗费木材,对资源浪费极大。这正是国家推进火葬的重要原因。

2.2.2火葬

  火葬,在庄子·逸篇中记载着“羌人死,焚而扬其灰”;列子中同样记录了:秦之西有仪渠治国,其亲戚死,聚柴积而焚之,重则烟上,谓之登遐。

  上述火葬多存在于少数民族中的葬法。现代实施的火葬是我国在移风易俗过程中的巨大进步。在城市殡葬方式以火葬占绝大多数。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社会的进步,却带来了生态的倒退。

2.2.3天葬

  天葬,流行于我国藏族地区,土族、普米族、怒族、羌族、拉祜族、裕固族、畲族等也有天葬习俗。

  天葬在我国藏族中为一般人选择的殡葬方式(西藏文化),尸体运到天葬场后,人死之后将尸体卷曲成胎儿状态,用绳子拢住,在家停放三天之后,由天葬师亲自操刀,先点燃“桑”烟,引来鹰鹫,接着用专用长刀从背部开刀,去其肌肉,混入糌粑,抛洒鹰鹫,食净为吉祥。这种殡葬方式一般在山顶进行,不占用耕地,整个过程没有资源的浪费。然而由于汉族人民传统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死者理应保留全尸,这种殡葬方式在汉族传统眼中,粗俗而野蛮,更是天下之大不孝。这种葬式需要专业的操刀者,葬式遭到巨大人们抵触情绪,推广难度大,故舍之。

2.2.4水葬

  水葬,早在《南史·扶南国传》中:“死者有四葬,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土葬则瘗埋之,鸟葬则弃之中野。”水葬一般流行于藏族、门巴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为一种卑贱的葬仪。

  传统水葬的形式多样,主要是指尸体直接投入江河的做法,主要存在于藏族、门巴族、傣族几个少数民族中,这些民族生存地依附于大江,特定的地理条件成就了他们水源崇拜,认为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人死之后要归于源头。人们对水寄于无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肉体在江河漂流,为鱼类和其他菌类提供食物。

  现代水葬,据2007年8月4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由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一家公司推出“绿色水葬”,并注册商标为“生命轮回”。这种殡葬方式将人的遗体被装入丝质棺材,放入到特制密闭舱。根据密封舱自动测出遗体重量,在密封舱连有两根水管,分别输入水和碱性的氢氧化钾,把遗体浸没。密封舱加热至150摄氏度,两三小时后遗体变为液体和松软的白色钙质粉末。最后这些钙质粉末被作为“骨灰”交还给逝者亲属保存。从生化角度来看,“生命轮回”过程与自然分解原理类似,只是分解速度被人为加快。

2.2.5冰葬

  冰葬并非字面上的使用冰块将尸体冷冻封存,而是使用液态氮在低温条件冷冻尸体。

  冰葬由瑞典普罗马萨公司在2005年研发此种葬式,在实施过程中最关键步骤就是尽早将尸体冷藏,尸体放置于零下18摄氏度的冰格内,接着浸在温度为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中,使尸身变干变脆。其后,把尸体放入震动仪器内慢慢摇晃碎裂成为粒状,再将碎粒送往特制的真空箱内处理。待当中水分完全被吸走后,有关物质将被移入一个金属分离器内,以便分离碎粒与尸体遗留下来的体内金属零件,以达到尸体被净化的目的。剩下的无臭无味的有机物质,会被放入到可分解棺材内,再埋于地下。死者家属可以在墓地旁加设墓碑及植树,棺中的有机物质还可成为花树的养料。

2.2.6其他葬式

  其他葬式包括树葬、崖葬、腹葬、野葬、塔葬、瓮棺葬等等。

  树葬,实际是天葬的一种,又称为“风葬”、“挂葬”、“空葬”、“悬空葬”。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一些少数民族中,其中以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最为盛行。

  崖葬,亦称之为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居住于南方濮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

  腹葬,据说在国外一些原始部落人死之后,亲人要举行“人体圣餐礼”。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得到死者的庇佑。

  其他葬式在此不一一赘述。

2.3不同葬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3.1节约型生态土葬多赢葬式

  生态城市本身遵循“高效”即资源高度利用基本要求。改变传统土葬模式造成土地严重浪费,采用节约型生态土葬方式。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全国数据,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7.08‰。结合我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2008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全国数据,耕地总面积为18.2574亿亩。规定每一个土墓只能占地4m2(阿蚌,2005),一年占耕地3772公顷,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0.00138%,一百年占用土地为全国耕地面积的0.138%,且该土地经过一定年限之后可以还原为耕地。

  这种做法满足人类源于自然回馈于自然的做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入土为安”非常正确合理,公墓内造“生态林”科学穿插“入土为安”的理念,不仅符合人们的心理对死者的爱意的表达,而且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尸体可以在一段时间后从食物链的消费者经过分解者的作用之后成为生产者的营养和能量来源。它耦合了生态系统中“物质良性循环”的科学规律,充分尊重死者“入土为安”的权利,尊重死者对大地和绿色环境的最后奉献。

2.3.2火葬生态断裂的葬式

  在火葬过程中,必须占用固定的土地场所——殡仪馆,该片土地类型成为长久建筑占地。在人体中需要大量热量完成火化过程(孙强等,2009),一般温度需要760至1150°C(1400至2100°F)高温,伴随产生大量污染空气的氧化物和灰尘,大量的污染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恶英类。有关专家粗略统计,一具60公斤的尸体,衣服鞋帽被褥5公斤,用15公斤柴油焚烧,生成2.6-3.0公斤骨灰,飞灰0.65—0.70公斤,有害气体排放77-77.4公斤。

  在生态环境中的食物链中,城市人尸体火化,跳过分解者的作用,缺失反馈生产者和其他消费者的过程,把有机物直接还原成无机物。简言之,火葬就是对物流循环的截断。正是火葬,对食物链的横加阻拦,土壤食物链链条过程中分解者的分解过程为土壤带来大量的营养成分,原本肥沃的土壤由于人为的扰动土壤贫瘠,人们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代价。在瘦土上补充化肥,期间有可能由于化肥量造成土壤盐渍化、板结化和贫瘠化,土壤环境的深层生态问题暴露。食物链营养和能量链条断裂,必然会导致整个生态环境中某种种群的遭致灭种的威胁,更或是其他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可见,火葬是饮鸩止渴、自我灭绝的做法。

2.3.3天葬不忍而生态的葬式

  在整个生态环境中食物链,虽然不同于土葬食物链由分解者完成肉体从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能量流动过程,肉体吸引以腐肉为生的鹰鹫,有这类的消费者,肉体在鹰鹫体内消化,产生粪便的有机物质进入土壤,由土壤内菌类从粪便转化为无机物,增加土壤的肥力。此种殡葬方式从生态的角度是合理和科学的,只是在人类情感上无法接受。

2.3.4水葬新旧葬式

  水葬葬法简单易行,从生态的角度看待,水葬与天葬一样是符合生态过程中食物链的环环相扣,只是这种殡葬方式与地理条件相辅相成,不具备复制和推广的条件。其中不能排除一些犯罪份子在作案之后抛尸河流,这样的殡葬方式对于犯罪调查也非常不利。

  现代水葬方式在生态食物链过程中,最终留下的两种产物液体和松软的白色钙质粉末,液体经过酸碱中和之后,溶液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可以作为肥料进入土壤中,土壤内的分解者开始分解还原过程。白色钙质粉末则可以满足人们保留“骨灰”作为念想的传统情感表达方式。

2.3.5冰葬新型生态葬式

  从冰葬中不难看出,液态氮本身并不参与尸体反应,整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所有尸体内营养物质可以原封不动保存在颗粒内。液态氮本身成本较低,亦可以反复多次利用,只需提供维持液态氮的状态所需能量。此种殡葬方式的生态食物链所有环节与土葬相似,“骨灰”颗粒需要分解者的参与,将复杂的高分子蛋白质分解为其他菌种所能利用的营养方式,并在土壤中为生产者提供生长所必要的肥力。这样的方式对土壤的肥沃、植物的生长、环境的优化更是完全符合自然规律。人们在情感上也可保存全尸的愿望,也符合人们对先人入土为安的美好愿望,更为环境的优化提供了生态的途径。

2.3.6其他葬

  树葬、崖葬、腹葬、野葬、塔葬和瓮棺葬。树葬、腹葬、野葬在我们看来是一种野蛮的殡葬方式。崖葬和瓮棺葬在殡葬方式上不利施行。

3小结

  世界葬式的多种多样让人惊叹,死亡做为一种文化神秘而丰富,不仅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更是人类社会经济、民生的组成部分。生态城市作为人类自我救赎的下一个舞台,崇尚“道法自然”,在生态与人类情感双重标准下,经过必要的法律推动、环保的替换资源等多重措施,实行生态土葬、新型水葬和冰葬等生态环境友好的殡葬方式。这可能也是儒家文化“入土为安”的延伸。火葬在整个生态环境都为负影响,可以完全摒弃这种葬式。

  生态城市中多样化殡葬方式,符合生态环境的本宗。生与死贯穿了人的生命史。生死谁也无法控制,这看似“无奈”的情况下,生态城市更好的诠释了生死的物质和意识的哲学思考。生态城殡式革命就是为了活着的人拥有更美好的生活状态,逝去的人拥有肉体的归属。当人生理指数归零之后,没有人能确定人的意识承载着灵魂的去向。也许他看得到儿女的“孝道”,却真真实实为了活着的人创建可持续的生存状态。生态城市“以人为本”,连通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生态城市“紧凑、多样、高效”设计集于一身,杜绝危害其他物种,禁止资源掠夺,优化能源配置,城市结构合理,明确城市功能,减少外界依赖,逐步还原蓝色的天空,肥沃的土壤,绿色的植物,健康的人们,和谐的环境……人们享受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愉悦,贴心的人文关怀,肉体得以休养、灵魂得以升华,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之路,充分满足活着人的满足和逝去人的意义。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