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规划委和市发改委联合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规划》,北京将建立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包括东西二城在内的一期工程预计于2013年建成。届时,市民可登录网站,查看包括文保单位、挂牌保护院落等在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地图”。除查看地理位置外,还可查看某个文保区的年谱、历史变迁等。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品祥在会上介绍,北京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很多资源由于“知名度”不够,政府部门和老百姓不熟悉,得不到重视和保护。而这套系统将把北京市历史文化资源用地图方式全部展现出来,一方面可供文保、规划等部门行政用,一方面可让市民打开地图就看到北京历史文化资源全景。这套系统中将包括文化遗址、城市古建、历史景观、名人名居、城市纪念物、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地下文物埋藏区、古河道等相关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等内容。陈品祥说,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郡王府,现在市民在那个区域已经看不见了,但在网上也予复原,已经拆除的王府大院,也可以在历史地图上查询到。
另外,本市将完善全面反映北京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文化等内容的动态电子地图网站。当市民在旅游景点附近时,手机可接收到该景点的旅游导览地图。这项服务除了正常手机流量外,并不收取其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