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修筑700个台阶,当代愚公修路坚守信念;七旬老太绣出布艺送战士,共筑军民鱼水情;潜心研究古道数十载,身患癌症却执着如初……为表彰这些践行“北京精神”的好人好事,2012年1月6日,门头沟区举办“十大好人”颁奖典礼,并启动门头沟区好人奖励专项奖金。
王振明、赵建婕等十位群众评选出来的2011年度“门头沟十大好人”成为该项奖金的第一批获得者。颁奖现场,来自“好人”身边的邻居、学校的老师、媒体的记者亲自为他们颁奖。
为进一步在群众中宣传“北京精神”,树立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2011年年初,门头沟区推出“文明就在身边”百姓好故事有奖征集活动,每个季度征评一批。活动共收到社会各界群众推荐的真实好人故事400余个。在征集百姓好故事的基础上,2011年度“门头沟十大好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评选活动。
随着评选活动的迅速开展,门头沟区上下掀起了践行“北京精神”、学习好人好事的热潮:区领导韩子荣、王洪钟、罗斌、张冰等四大部门领导带头参与投票评选;各村、居委会通过召开党员会,进行集体评议评选;公共文明引导员在各车站向发放十大好人事迹材料及选票,鼓励群众投票评选;在区“两会”间隙,组织各代表、委员参与投票……
经社会各界推荐和投票评选,最终马思敬、王自殿、王振明、牛连春、安全山、李悦、李兆娴、李玉霞、张园、赵建婕十人当选2011年度“门头沟十大好人”。同时,为了引导人们乐于行善、惯于行善、敢于行善,获奖的“门头沟十大好人”每人还获得了5000元的门头沟区好人奖励资金。
据了解,该区将把每年度的“门头沟十大好人”评选,作为一项深入百姓生活,培育好人文化,引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活动坚持下去,全力弘扬“北京精神”。
在颁奖典礼现场,来自社会各界的千余名群众深深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王振明是京西大台矿的一名普通退休工人,在双红社区南山脚下一住就是50多年。7年来,王振明以惊人的毅力在后山的小径上修建了700多级台阶,方便邻居和路人出行。为了能安心修路,王振明不但把修路的事情瞒过了邻居,而且连家人都瞒了好几年。直到近两年,700台阶终修成,崎岖变通途,才被周围人发现。
如今,王振明依然带着他的修路“三件套”,每天到后山修路、护路。每每听到“当代愚公”的夸奖,他总说,上山修路7年,没啥图的。路好走了,咱的身子骨也硬朗了,邻里街坊方便了,自己也高兴。
京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留下了太多的传奇。在北京的最高峰灵山脚下,马思敬老人过着最普通、最平凡的日子,临终前,他将自己的传奇一生告诉儿女:早年被掳日本当劳工九死一生,回国后从军入党枪林弹雨参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功成身退隐姓埋名默默无闻。
区档案局工作人员经走访查证后,发现了马思敬的经历。当时,只要他向政府说明自己的经历,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工作,享受很高的待遇。马思敬坦然相对说:“有什么可说的,我只是当过劳工、打过仗,除此之外自己也没做什么。国家不容易、农民挺好……”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朴实无华,斯人已逝,风范常存。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颁奖嘉宾既有“十大好人”的街坊邻居,也有学校的老师;既有朝夕相处的爱人,也有惺惺相惜的挚友。邀请好人身边的普通群众担纲颁奖嘉宾,现场氛围感人至深。
从丈夫手中接过奖杯的张园以不知疲倦的身躯,为至亲撑起一片蓝天。80后,有人曾经说,这是缺乏责任感的一代人。如今,张园用她的行动,演绎了80后一代人最感人的一幕。
十六年来每天为人投递的王自殿从曾经报道过他的媒体记者手中接过奖杯。无论数九寒天,或者七月流火,山间小道,一串清脆的车铃声,是他寂寞的坚守。驿路行歌十六载,行走地球两圈半。1996年成为邮递员以来,王自殿在大台地区这条平凡但不平坦的邮路上,整整跑了10万多公里。一份录取通知书,数次投递无人收,四处打听挨村查找,终将喜讯传到考生手中。
区文明办主任衣丰飞说,“每一个好人,都是一面精神旗帜,要将其树立成一个学习榜样,塑造一张文明名片,今后将把百姓好故事征集作为长线活动常年开展,通过征评发现好人、宣传好人;发挥好人奖励专项奖金的引领作用,在全区培育好人文化,用好人文化引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好人好事温暖人心,帮扶措施更要掷地有声,好人奖励专项资金,体现了门头沟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对弘扬文明新风,倡导道德风尚的信心决心。
在仪式现场,除了对“门头沟十大好人”进行表彰外,门头沟区专门拿出30万元专项奖金,专门作为好人奖励,推进这项活动。今年起,该资金除了对区内获得年度“好人”、各类道德模范等精神文明先进称号的个人,或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好人善举给予奖励外,还将对有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进行帮扶。
“为了保障好人好事在第一时间得到来自社会的肯定、帮助和支持,门头沟好人奖励资金还特别将好人因做好事而造成的意外损失纳入到救助的范围中。这是在全区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举措。”据门头沟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第三类救助,将视情况紧急,采用信用发放的模式,由好人奖励资金先垫付、后核查。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及时地帮助受助者,而且还减少了因涉及诉讼、赔偿等冗长的申请、调查程序,给施助者带来的不便。同时,在后期加入核查程序,对发放的救助资金保留追偿权,如果发现存在违背道德准则的情况,将对救助资金予以追还。
据了解,去年3月份起,门头沟区推出“文明就在身边”百姓好故事有奖征集活动,已经出版三辑百姓文明故事集,该区还通过故事专辑、报纸专版、网站网页、流动展板、电视栏目等多种渠道,先后重点宣传了其中的33个故事。王振明、王自殿、韩兴芝等一批好人好事,还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据介绍,为在地区进一步宣传弘扬“北京精神”和先进典型事迹,门头沟区电视台将推出系列专题片,京西时报开辟系列专栏,门头沟政务门户网、新闻网推出专题网页,在区内全方位进行宣传报道,掀起践行“北京精神”的热潮。
据悉,为进一步树立和弘扬先进典型事迹,该区韩子荣、王洪钟、罗斌、张冰等四大部门领导还将与“十大好人”结为联系基层群众的对象,并将在元旦、春节两节期间进行走访慰问;区教委今年将继续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读故事、写故事、传故事、做好人”主题教育活动……崇尚好人、报答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在门头沟区正成为一种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