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北京地区遭遇了61年来最大暴雨袭击,造成严重的灾害。大灾之后防大疫,遭遇泥石流、洪涝灾害的京郊一定要注意做好人畜防疫工作。另外,北京有“七上八下”之说,即七月上旬至八月下旬是京郊需要特别警惕的汛期。根据气象预报,北京近期还有降雨,因此还要注意预防泥石流洪涝灾害,以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我们特意选编了防疫防灾的常识,供大家参考。
水灾后传染病的预防
水灾过后容易发生的疫病
经肠道感染的传染病: ①细菌性的有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食物中毒等;②病毒性的有甲型肝炎。
经皮肤感染的传染病:有钩端螺旋体病。
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有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等。
经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水灾后传染病的预防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水退后要彻底清理室内外环境,环境清理到哪里,消毒杀虫工作做到哪里。垃圾、粪便、动物尸体等集中后要用高温堆肥法处理。对所淹房屋设备等要清除污泥,室内地面、墙壁、家具等也要洗擦和消毒。改善卫生条件,不仅流入室内的污物要清理,还要清除好环境污泥、垃圾、埋葬好死亡动物,疏通沟渠,填平洼坑,清除蚊、蝇孳生地,有目标地进行消毒,防止蚊、蝇大量繁殖、传播疾病。
加强家庭饮食卫生:对于受潮、霉变、污染的食品和淹死、死因不明的禽畜类,千万不要去吃;各类瓜果一定要洗干净去皮再吃;虾、蟹等水产品味道虽好,但不要生吃。洪水后将迎来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洪水期间保存的食品也易霉变,尤其是溺死的禽畜肉更易变质,临时性摊点也常不注意卫生,所以要强调吃新鲜饭菜,吃煮熟煮透的食品,禁止受洪水浸泡变质的食品上市,禁售溺死的禽畜等肉类。
发现传染病人,要就近报告防疫部门,以利及时处理,防止蔓延扩散。
洪水期间,身体抵抗力减弱,这样给一些病菌带来了入侵的机会。所以,洪水过后,要注意适当补充营养,并开展体质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水灾后的消毒方法
洪灾时饮用水源或供水系统遭到严重的污染或破坏;洪水退后,动、植物体的腐败,大小水体的存在等造成蝇、蚊的大量孳生。因此,洪灾后认真搞好消毒工作与媒介生物的控制是防止灾后出现大疫的重要卫生防疫措施之一。
饮水消毒
洪水将大量的人畜粪便、垃圾、动物尸体等冲入水中,造成水中生物性污染急剧增加,各类微生物污染极为严重。洪水后河塘、水井等仍留上述污染水,污物沉积水底,外观虽澄清,但水质仍很差,因此灾区的水须经特别消毒检测后才能作为饮用水。
提倡喝开水,不喝生水。对于井水、山水等,最好不要作为饮用水使用,如果一定要用,必须用漂白粉或漂白精片消毒。漂白精片按每100斤水用1片计量,方法是:将漂白精片研碎研细,用清水调成糊状倒入需要消毒的水中,充分搅拌,加盖儿静置30分钟后方可使用。漂白粉(精片)遇高温、亮光、潮湿会失效,所以必须放在能避光、干燥、凉爽处(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存放)。
粪便处理
粪便处理不好,极易污染水源,孳生蝇类。灾民安置点设临时厕所,不随地大小便。
粪便消毒采用10份粪水加1份漂白粉,搅拌,2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按5份与漂白粉1份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搅匀2-4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
动物尸体处理
对洪灾造成的动物尸体,要及时进行消毒、深埋在1.5-2米以下。掩埋点须选在地势高、远离水源处。尸体选用10%漂白粉澄清液,按200毫升/平方米用量喷雾,1-2小时后掩埋,掩埋时再用漂白粉干粉20-40克/平方米的量洒盖于尸体上,然后覆土掩埋。运输车辆、使用的工具,用1%-2%的漂白粉澄清液喷雾,1小时后方可作它用。
应对灾害的自救措施
如何防范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是沟河谷中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碎石等固体物质的快速流体,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破坏性。防范泥石流,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路经山谷地带,留心观察周围环境情况,如道路两旁植被遭严重破坏,又突遇暴雨,要迅速转移至安全的地方,切勿停留。
②留意泥石流发生前的征兆。在大量降雨后,仔细听听从附近山谷是否传来打雷般的声响,如果有,需立即采取避险措施。
③如遭遇泥石流,要立即选择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沿两侧山坡往上爬,爬得越快越高越安全。切记不要顺泥石流方向往下跑。
④如在野外露营,要选择高处平坦安全的地方,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易发生滑坡的坡地下边,不要在山谷及河沟底驻扎。
山体滑坡时如何避险逃生
当你不幸遭遇山体滑坡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1)迅速撤离到安全的避险场地
避险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随滑坡滚动。
千万不要将避险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经仔细查看,就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
(2)跑不出去时应躲在坚实的障碍物下
遇到山体崩滑,当你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
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立刻将灾害发生的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及时报告对减轻灾害损失非常重要。
(3)山体滑坡发生后的科学自救
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及时清理疏浚,保持河道、沟渠通畅;公路的陡坡应削坡,以防公路沿线崩塌滑坡。
对塌方受伤者的急救方法
对全身被埋者的急救
塌方时造成人整体被埋,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救援。如不及时正确救治,可造成死亡。
当了解清楚被埋人的位置后,在接近伤者时,要防止抢救工具挖掘时的误伤,尽量用手刨挖。在救险时,要注意伤员附近的房架、断墙、砖瓦等情况,防止挖时倒塌。
塌方后对受伤者的急救
①迅速救出伤员;②救出现场时,搬动要细心,严禁拖拉伤员而加重伤情;③清除口腔和鼻腔的泥沙、痰液等杂物,对呼吸困难者或呼吸停止者,做人工呼吸;大出血伤员须止血;骨折者就地固定后运送。颈椎骨折者搬运时需一人扶住伤员头部并稍加牵引,同时头部两侧放沙袋固定;④伤员清醒后喂少量盐开水;⑤伤员意识不清、不省人事、烦躁、出冷汗、面色苍白、肢体发凉、脉细而弱、呼吸微弱或困难,均表示病情危重,需立即现场救护后就近送医疗机构。
发现或怀疑有脊柱骨折时,搬动应十分小心,防止脊柱弯曲和扭转,以免加重伤情。搬运时,切忌使用软担架,严禁用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搬动,此种方法最易造成脊髓损伤,以致终身截瘫。正确的做法是,由3至4人托扶伤员的头部、背部、臀部、腿部,抬平放在平板上,然后用布带将伤员固定后搬送。
对开放性外伤,伤口出血时,可用加压包扎法止血。如无敷料,可用较干净的毛巾或衬衣将伤口扎紧,对小的浅表伤口,则不宜用药,因涂药后影响观察伤情和正确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