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宣教 > 正文

《中国谜语大会》:猜谜猜出了文化味儿

2014-02-14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央视连续三天推出电视猜谜节目引发观众热议

《中国谜语大会》比赛现场

    “昨晚,你猜谜了吗?”元宵将近,央视近日连续三天在一套黄金档播出的《中国谜语大会》,成了这两天不少观众热议的话题。正是因为这档节目,人们提前感受了一把正月十五猜灯谜的传统习俗,也有机会亲近了一次汉字文化。

    幕后 谜底曾被严格保密

    虽然央视此前并未进行过多宣传,但《中国谜语大会》甫一亮相,便吸引了大批观众。节目中出现的谜语,可谓五花八门,谜面中既有“遇水一片汪 洋,逢木可闻花香”这样的古典范儿,也有“小伙一向很厚道”之类的大白话,而谜底则有“新浪微博”“QQ”“亲”等流行语汇乱入,着实让观众开了眼界。

    据该节目宣传负责人透露,这些新意十足的谜语都是从社会上征集来的。早在去年11月,该节目组就在网上向全社会征集谜语,累计共征集到2万 多条。这些谜语经过了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的专家筛选,其中既有经典古谜,也有通俗的民间谜语,以及原创的新谜。到上月,共有1万多条谜语收入了节目备用 库。

    这些谜语的保密工作,可谓做得严丝合缝。据了解,在节目策划和制作过程中,负责收集、整理和记录谜语的工作人员总共不超过三个人,同时不允许有任何谜语的纸质记录出现,就连这些工作人员的电脑也要每天进行清查。

    在节目中,所有谜语的谜面均由特邀的各路明星通过视频的形式念出,为了防止泄密,这些明星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念谜语的猜谜方向,更不知道谜底会是什么。参与拍摄视频的影星斯琴高娃,事后还曾多次联系节目组说:“求求你们,就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吧。”

    争议 谜语难度差距太大?

    “告别蛇年,打一机械名称。”

    “很好猜,就是‘马达’嘛!”

    “先生从前住西楼,打一字。”

    “为什么谜底是‘杉’呢?”

    ……

    随着节目的进程,不少在电视机前同步猜谜的观众犯了难。甚至有人给节目组提出意见:“谜语难度参差不齐,如果我是选手肯定会有意见,建议改赛制。”

    对于这一争议,节目组方面回应称,其实所有这些备选的谜语事先都由专家分了等级,且各种难度的题目分配比例都是提前设定好的,不会存在有失 公允的情况。作为节目评委之一的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常委敖耀寰也特别提到,专业参赛选手和普通观众对谜语难度的感受,可能并不一样。“猜谜作为民间一项很 有活力的传统民俗,说到底还是一种汉字游戏,从音、形、义几个方面去变化,其实本身是有不少规律可循的。”

    对于参赛选手来说,节目中推出的谜语,其难度算是基本水平以上的。据了解,此次参加《中国谜语大会》的10支参赛队伍,都是经过层层筛选 的。别看上场的选手年龄都不大,但他们中有不少人,是从各地的“中华灯谜示范校”里脱颖而出的专业级猜谜高手,甚至还有人此前参加过新加坡的国际中学生灯 谜大奖赛。

    思考 猜谜藏着文化深意

    《中国谜语大会》,是央视科教频道今年主推的三大经典品牌之一。另外两档节目,分别是去年红极一时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正在制作中的《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样,央视此次推出《中国谜语大会》,也是希望能够借机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在敖耀寰看来,电视猜谜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更能让人们有机会回归传统,了解谜语文化。据他介绍,近年来谜语几乎成了小众爱好,很多孩子从 未体验过猜灯谜的乐趣,对谜语文化也不了解。但他在参与此次节目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热衷谜语的人,创作出了不少有时代感又接地气的新谜,这是个十分可喜 的事情。

    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观众们纷纷发出感慨,“跟着直播同步猜谜语,好多谜语还真猜不上来,又是一个暴露观众智商的节目。”还有人将节目中的谜语一一记录下来,打算给孩子好好讲讲。

    “有汉字的地方就有灯谜,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汉字。”敖耀寰说,把既有诗词又有汉字的谜语搬上电视,让传统文化借由电视重新回归,“我们好像又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春天。”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