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作文 > 正文

从“身边的环保”做起

2009-03-26  来源:中关村环保网
[字体: ]
提起环保,很多人便立刻会想到这是政府的事,是环保局、环保组织、甚至环保志愿者的事。虽然,我们经常能从电视、报刊等传媒上听到或看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身边的环保”……之类宣传用语,却并未在意,也并未去想它与我倒底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就往往忽略了它。

那么什么是身边的环保呢?其实,“身边的环保”就是自身的环保。

我们知道,乱扔纸屑、随地吐痰、不爱护公物、在公共场所吸烟……这些毛病是不讲卫生、缺乏社会公德的体现,在传统道德规范中这些行为历来被人们唾弃与瞧不起。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与新生活对人们有了新的要求,这新的要求就是环保意识。当然,以上列举的旧的社会公德也是环保的范畴,但新的环保范围更广,内容更多,层面更深,有没有环保意识已成为衡量一个人跟不跟得上社会发展,有不有社会公德的新标准。

而这些行为看似身边的,实则是自身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环境之中,由不爱惜环境带来的一切后果,会通过水、空气、气候变化与地质灾难……等诸多途径回报人类。所以“身边”的事就是身内的事,它不只是反映一个人的素质,更与每个人的生存与健康息息相关。

中国的环保起步很晚,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公民,不但十分关注“身边的环保”,而且早已把它当成了份内的事。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外国人在北京街头追一张风吹着的废纸,追过两条街的报道;我们才知道,为什么一个外国小孩会为了便后冲厕所这样的“小事”,要与厕所内的一个坏龙头较几十分钟劲?一个日本记者看到南极的冰缝中有一个烟蒂会毫不犹豫,十分自然地将它抠出来……

2007年夏天,一场轰轰烈烈的抵制瓶装水的汹涌浪涛在太平洋的彼岸掀起,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系列报道,指责瓶装水身负耗费石油、污染环境的双重血债,将瓶装水列为头号“人民公敌”,号召美国人抛弃瓶装水,饮用自来水。此举得到美国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在纽约更是形成了一个“自带水运动”。2008年3月,美国美利坚航空公司一架可载245人的客机仅搭载着5名乘客飞越大西洋,行程6400公里,受到世界环保组织的批评。人们为这次“污染事件”算了一笔账:如果把这次飞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摊的话,机上5人平均每人“贡献”43.2吨。相当于一辆普通轿车行驶19.8万公里或一户英国人家5年生活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众多媒体与环保者以“公愤”、甚至“环境犯罪”来指责这一“最恶劣的行径”。

环境保护方兴未艾,且随着科学的监测与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而不断“翻新”。

中国的轿车发展刚刚起步,正当人们为拥有一辆私家车而梦寐以求的时候,为减少排污与能量消耗而搭乘公车上班已成许多有识之士首选,购车的荣耀正在被不购车悄然冲淡。为美化楼房建筑,近年我们将许多房屋设计成尖顶,可我们还来不及欣赏这些城市水泥杰作,国外许多城市纷纷将高楼的顶层辟为屋顶花园,其它层次也设计露天阳台,一种“建房就是把绿地高高举起”而不减少植被面积的“立体绿化运动”正在掀起……很多迹象表明,因涉嫌对他人身体造成危害与污染环境,追究吸烟者的法律责任已并非天方夜谈……

环保的科学与现实让人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代人一定是一个注重环保的人。而注重环保,首先就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夫子曰,君子一日三省吾身,作为一个现代的“君子”,我们不妨每天都问问自己:

今天,购物时我拒绝使用塑料袋了吗?就餐时我用了一次性餐具吗?我节约用水用气了吗?离家时我拨掉了家用电器的开关了吗?

关于这些“身边的环保”,说来简单,做起来具体:

在购置家具时,我们应尽量选购环保型家具;我们不防安个太阳能,尽量不用煤,使用节能灯、节水龙头、马桶与节能电器;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装修时尽量购买环保材料,平常使用环保洗剂;不购买过渡包装的食品,不用一次性茶杯与桌布,重新启用手绢代替卫生纸;尽量使用充电电池、太阳能电池,注重废旧电池回收;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将空调调高一度,过年过节少寄一张纸贺卡,不燃放鞭炮、焰火,能步行时不乘车,能乘公车时不打的,尽量使用自行车,不吃青蛙等野生动物……

我们还要主动接受各种传媒的环保信息,注意环保方面的新闻、宣传,参与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把宣传与监督他人,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向有关方面反映、投诉当成自己的责任……

注重身边的环保,也就是人人参与环保相当重要,它是创建环保社会的基础。也许,在我们没形成习惯前,我们会觉得它很烦琐。而只有我们习惯成自然了,我们的素质才算提高了。我们才有望实现我们的环保梦想……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