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保险业计划实现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0%,人均保费达到7000元,初步建成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业。
北京市保监局在刚刚发布的《北京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北京市将在“十二五”时期,计划实现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0%,到2015年保费收入争取达到1600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5000亿元,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重)和保险密度(人均保费)分别达到8%和7000元水平。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北京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鼓励保险公司专业化发展,促进中介机构规范化发展,强化销售人员管理,增强保险消费者信心,全面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利益。
此外,北京市将把创新作为提升保险行业发展能力的主要驱动力,紧紧围绕首都经济特征和行业发展特点,大力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通过产品服务创新、经营管理创新、风险管理创新,切实提高保险机构自身发展能力。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4.2%,2010年达到966.5亿元,居全国第三位。保险密度5201.3元,保险深度7%,位居全国首位。保险公司总资产2558.8亿元,占全国保险业总资产的5.1%。2010年末全行业承担各类风险总额超过41.7万亿元,5年累计赔付支出80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