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作文 > 正文

首都医院将积极帮助迪庆州培训医疗专业人才

2014-05-20  来源: 新华网北京频道
[字体: ]

    “同心•共铸中国心”志愿者正在云南迪庆州维西县为当地百姓看病。

    5月16日至18日,云南迪庆州一直活跃着40余位首都医疗专家的身影。他们随“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在当地开展巡诊、爱心捐赠、医疗培训、交流座谈等活动。

    据介绍,迪庆州40.5万人,聚居着藏、傈僳、纳西、白、彝等26种少数民族,地广人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卫生与医疗条件还有待改善,如卫生专业队伍力量薄弱,设备陈旧短缺,高原病发病率偏高。

    针对这些问题,迪庆州卫生局局长阿追在交流座谈上表示,希望首都医疗卫生界专家在人才培训、设备捐助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以帮助所辖县各医疗机构进一步地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希望首都大医院能每年为迪庆医疗卫生机构提供30名进修名额,进修时间为3-6个月,进修期间为学员免费提供住宿,免收培训费和进修费, 有效提升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整体水平。”阿追说,同时,希望能与首都大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采取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方式,与迪庆州15个乡镇卫生院或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结对帮扶长效机制。

    座谈会现场,无论是首都各大医院的院长、还是医疗专家都纷纷表示要全力帮助所辖县培训医疗管理与专业人才。他们认为,目前西部地区的医疗卫 生发展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定力所能及帮他们把问题解决好。但当地的医疗卫生机构也要做好自身的基础培训,不仅在管理还是在医疗技术上都要尽量规范 化。

    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李昂表示,在医务工作者的培训上,希望当地的医院能分两步走,首先,医院本身要对医生、护士进行理论、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的基础培训,其次,医院派出本医院的骨干到北京的大医院去培训,北京友谊医院一定尽力地接收。

    “提高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还可以通过远程会诊,云南的远程会诊做得非常好,在北京成立了‘远程会诊中心’,完全可以享受到首都的优质医疗 资源。”李昂介绍,迪庆州可以通过区域联系,与北京的远程会诊中心结合起来,投入很少就可以与北京的各大医院的专家交流,接受课程培训等。

    北京市第六医院院长杨永强表示,通过这两天的调研,可以看出政府对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投入非常大,对设备的改善、人员培训都很重视。但从发 展的角度来看,还存在技术人员偏少,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医院是个系统化的单位,要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包括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如医疗、医政、护理以及抗 生素的管理培训。“‘同心•共铸中国心’汇集了全国的优质医疗资源,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的多方搭桥,全社会共同努力,把基层卫生保健事业做好。”

    对此,北京民航总医院副院长彭定琼表示,在医院管理上,迪庆州各区县的医疗单位首先要做好远期、近期规划,只要有了想法,才有动力去实现。 作为医院管理者,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其实多数医院都是从小开始,越做越大。“民航总医院有许多培训基地,如民航临床医学进修基地、北京市内科住院医师 培训基地及北京市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这些基地也可以免费为所辖县的医务人员服务,培训时间可以是两个星期到三个月的时间。”

    北京同仁医院伍冀湘院长15日一天走遍德钦县的奔子栏镇,通过调研,他认为,藏族自治州应该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配足基本的仪器设备,建立层级的转诊机制与转诊关系,疑难杂症与基本健康问题由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进行分别解决。”

    伍冀湘表示,北京同仁医院在耳鼻咽喉、眼科等方面的疑难杂症的帮扶救治与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方面,能够为迪庆州提供支持。

    “当前政府应当加大对偏远地区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力度,慈善组织的健康关爱活动理应成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当中的一种补充而不是主力。”伍冀湘说,“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同心•共铸中国心”志愿者正在云南迪庆州维西县同乐傈僳族山寨为当地百姓看病。

    “同心•共铸中国心”志愿者正在云南迪庆州维西县人民医院调研。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