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腾出空房,建成一个小小的养老服务平台,不论是就餐洗浴、日间照料,还是文化娱乐,不出社区就能完成。在北京朝阳区,像这样的养老驿站已经有整整100家。
日前,记者来到奥运村街道安翔北里26号楼,楼下的几间小屋外,“养老驿站”的牌子崭新锃亮。
踏入明亮的驿站,三位中医医师正仔仔细细在为老人手诊,再往里走,小餐厅窗明几净,娱乐室人声热闹。偏居一隅的则是心理慰藉室,几盆绿萝蓬勃缠绕,十分温馨。200平方米的驿站里,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一应俱全。
这家坐落在总装社区的驿站才开业1个月,67岁的杨冬已经成了常客。“闲了闷了来唱唱歌,腰酸背痛的时候还能做理疗。”杨冬笑着说:“养老驿站就开在家门口,多好的事儿啊!”
据驿站负责人介绍,为了让驿站落户,安翔北里社区专门腾出了办公用房,免费提供给驿站。短短一个月,已经有420名老人享受到了便捷的养老服务,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还能提前预约,提供私人定制的上门服务。
在不远处的双泉社区养老驿站,主打“智能养老”, 配备了纳米沐浴剂、移位机等智能设备。
驿站负责人袁兆文告诉记者,在方圆1公里范围内,驿站在16户高龄、失能老人家中安装了“一键呼叫”系统。这个按钮的外形如同一枚一元硬币,连接着驿站的呼叫平台。老人只需按下按钮,驿站的工作人员就能立即对老人的位置进行实时定位,并直接对话。大到需要医疗救助,小到买点油盐酱醋,都可以联系驿站。
双泉社区驿站还设置了互联网信息库,里头存储着社区老人的健康信息以及家属联系方式,独居老人一旦有需求,驿站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其家人或120急救。
在奥运村街道,总共有6家养老驿站在今年开业,它们分布在总装、风林绿洲、北沙滩、双泉、龙祥和绿色家园6个社区。“每家驿站各有特色,这些不同的服务资源和信息还能够互通、共享,尽量满足老人不同类别的需求。”街道办副主任范二丽说。
据了解,养老驿站还对周边的为老服务资源,如小时工、保姆、老年餐厅等进行了整合。所有服务资源都可在养老驿站这个平台上进行预定,让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今年以来,已经有100家养老驿站落户朝阳区,遍布43个街乡。朝阳区民政局社区服务中心的王军介绍说,今后,朝阳区还将不断密织养老驿站网络。在“十三五”末期,全区养老驿站数量将达到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