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10年的税收延迟商业养老险或于今年年底启动试点,这也是不少消费者翘首以盼的一件大事。未来,税延养老险将成为养老市场极为重要的一个金融产品,为人们提供养老补充。
税延养老险是啥?
所谓个人税延养老险,即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种养老保险。
今年6月,国务院确定了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多项措施,明确将加快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也同时表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正在制定,方案制定完成、上报批准以后,能够尽快实施。
税延养老险可减税
养老险税收延迟到底有什么好处?举例说明:一名30岁的工薪族,其扣除三险一金等税前列支项目后工资为10000元,如其每月购买700元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根据其收入所对应的20%最高税率来计算,税延政策使他延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每月140元,一年即为1680元。30年后该人达到退休年龄,从个人账户支取商业养老金,根据30年后起征点及税率进行缴税,由于退休后的收入通常不会高于工作时的收入,因此退休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通常较低,再扣除通胀因素,税收负担将会变轻。
叫好又叫座 还需政策解困
虽然税收延迟养老险被市场看好,但在其实施后,许多现实问题也亟待解决。例如,此前已经落地的税收延迟健康险,就成为叫好却并不叫座的产品。其原因首先是产品的税收优惠力度吸引力不大。其次,个人必须通过单位团险参保也成为一道壁垒。
对于即将出台的税收延迟养老险,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要明确个人养老保险税优政策的标的物,个人养老税优政策不应该与某类产品绑定,也不应该与某些行业的机构绑定,更不应该与雇主绑定,个人养老体系应该是市场化的,可以在窗口零售,与雇主分离。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也发表观点认为,税延型养老保险推广的难点在于目前我国个人缴税是单位代扣代缴,一些非薪金收入并不缴税,因此难以准确判断个人所得税率。虽是个人税收优惠和递延,购买时却要通过单位买,消费需求无法充分及时满足,这需要通过完善个税纳税平台来解决。他认为,税收优惠额度固然很重要,但税延型养老险更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于,通过政策引导和税收优惠,可以进一步提高民众养老保障意识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