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监测 > 正文

阳宗海砷污染事件今日公审 污染源头遭质疑

2009-04-15  来源:华媒网
[字体: ]

  核心提示:阳宗海水污染事件于今日上午在澄江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在沉寂了近七个月之后,这个事件又再度引发了公众的关注,网友们质疑造成阳宗海污染的“元凶”就只有一家锦业公司吗?

  阳宗海砷污染事件今日公审

  阳宗海砷污染案于今日上午8时30分在澄江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由于案情重大,整个庭审时间预计需要进行3个工作日。

  网友质疑污染源头

  在云南电视网大有可观论坛上,众多网友认为造成阳宗海水体砷浓度超标的罪魁祸首并非只有政府通报的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一家。

  网友“zhangsan999”发帖:“2.6万人的饮水安全被破坏,仅仅抓了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的相关企业责任人就能过关吗?”

  网友“大观楼”说:“耐人寻味的却是,就是这样一家硫酸厂,竟一直是玉溪当地政府重视和表彰的重点企业,其主打的一个品牌的硫酸产品,甚至还曾被评为云南省的省级优秀产品,‘远销各地’。”在这样的质疑声中,玉溪市政府的监管不利成为众人诟病。此前曾有媒体报道,锦业公司经理李耀鸿去年9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在叫冤,他说,阳宗海旁边有电厂、铝厂,还有一片温泉度假酒店,最终责任却落到他们一家企业头上,这样的结果是无法接受的。另外,32平方公里面积的阳宗海遭受砷污染之后,更有专家担心对于整个阳宗海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样的严重后果,又岂是问责几名企业负责人所能解决的?

  锦业公司提出疑点要告政府

  2009年2月19日记者获悉,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业公司)不服澄江县人民政府行政处罚决定,锦业公司将澄江县人民政府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撤销澄江县政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相关

  阳宗海事件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连续6年水质保持优良的阳宗海近日出现砷含量超标,水体严重污染已经降为劣五类水质。 2008年6月,环保部门监测到阳宗海水体砷浓度出现异常波动,经初步确定,阳宗海水体砷污染主要来源是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据了解,该公司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未建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大量含砷废水在厂内循环,由于没有进行防渗处理,多年积累的砷污染物逐步渗漏释放,污染地下水,导致阳宗海水体严重污染。目前云南省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处理该事件,但阳宗海水质要恢复到Ⅲ类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锦业公司四大罪状

  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玉溪市澄江县境内,该公司有涉砷生产线3条。据查,3条生产线有4个突出问题:一是主要原料为含砷的硫化锌精矿。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进厂原料含砷波动大,超过标准10倍。二是原料中的砷在制酸过程中进入循环水。由于该公司未做任何防渗处理的天然水池用作循环水池,渗漏隐患严重。三是该公司未按要求建设规范“三防”(防渗漏、防流失、防扬尘)措施的磷石膏渣场,渣场外溢水砷浓度高达19.719毫克/升。四是该公司制酸工艺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酸泥、锌焙烧电尘灰、锌焙尘,砷含量分别为12063.11毫克/千克、3024.28毫克/千克、1506.17毫克/千克。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