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监测 > 正文

记者跟随电梯专家3小时 直击电梯体检

2011-08-28  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 ]

  

    现场检查照片 张桂竹摄

    

    检查电梯外部

    

    检查井道

    

    油乎乎的底坑

    《“亚健康”电梯没招儿治?》本报周一刊发的这篇报道,引发了市民的普遍共鸣,对于报道中提到的“维保不专业,也可能留下隐患”的问题,读者们很关切,电梯维护保养质量谁来监督?如何监督?

    北京电梯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目前正在对本市电梯维保质量进行抽查。本报记者日前跟随一组专家走进住宅楼,直击了近三个小时的现场检测,希望能帮读者从这样全面细致的检查中,看出些电梯的“门道”来。

    走进小区

    13:45

    物业报案:电梯故障,人关在里面了

    下午1点多,位于金融街的一栋居民楼,北京市电梯商会第三检查组人员——商会副秘书长、第三检查组组长王永之工程师等三人,走进了位于地下的某物业公司办公室。在说明来意、解释清楚检查概况之后,物业管理负责同志表示愿意配合。

    检查组首先要求物业管理人员拨通负责该楼电梯的维保公司的电话,报称“电梯出故障,把人关在里面了。”

    放下电话,王永之看了一眼时间:“现在是13点45分。”

    这是第一项检查测试。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电梯困人不能超半小时,也就是说,维保人员必须在故障发生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并打开电梯放人。

    在等待的过程中,三位检查人员做了分工,两位和电梯公司维保人员一起去随机抽到的电梯现场进行分项检查,另一位留在物业办公室检查电梯近年和最近有关档案:如使用单位电梯注册登记表、公司电梯维保记录、修理记录、客户回访记录、年度电梯检验报告及市区检测部门检查结论等原始资料。

    王永之拿着一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电梯维护保养运行质量检查记录表》告诉记者,这四十多项检查项目是从政府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验报告中精选出来的,检查的重点是安全系统;曳引机、曳引轮、曳引绳:控制系统;轿厢、召呼、照明、外界通话、应急灯配备、扶手等防护装置系统;井道随行电缆、检查照明;机房、底坑、轿厢外顶是否清洁卫生无异物等。

    这次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北京市电梯商会对本市电梯维保质量进行抽查,一是检查维保企业管理是否规范,电梯维修工作是否到位;二是检查使用单位是否重视电梯管理工作,是否按规定设有持证的电梯专职人员;三是对反响大、投诉多的电梯,检查分析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四是通过此次监督抽查的方式方法,检测项目内容是否有推广价值和可操作性。记者发现,这种创新的模式不仅工作量小、成本低,更重要的是给电梯使用者带来实惠,给维修者减少事故隐患,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又起到一道屏障的保护作用。

    “过去的电梯维保公司只有准入,没有退出。这次检查是要为退出机制开个头,我们不是看资质说话,只检查维保的质量合不合格。”检查组的张工介绍说。

    等待的工夫,物业工作人员小高向专家介绍,这栋楼的两台电梯状况都很好,目前这个维保公司的服务也相当不错,相比之下,“我哥哥家住的那栋楼,三个电梯只有一个能用就不错了,平时也总是咣当咣当的。”

    “可不,我家电梯春节后过了半个月也没修好,小区里的老人意见很大。”物业的李大姐说。

    王永之感慨电梯问题的普遍,“我是干这个的,也得忍着。我家那电梯上下楼也是咣当咣当的,但是作为住户还有什么要求啊?干了一天活儿,也就只求别爬楼,能上去就算了。”

    “您要赶上产权单位不出钱给修,真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物业公司毕经理说,电梯这事,满是无奈。

    走进物业

    13:57

    维保工:12分钟赶来,没带作业证件

    一个戴眼镜、胸前别着一个蓝牙耳机的小伙子冲进了办公室,从一身的蓝色制服和肩挎的工具包不难看出,他就是维保工。

    办公室里这么多人显然让他有点惊讶,但他还是先冲着小高问了一句:“哪儿困人了?我刚去电梯那儿看了一眼,都好好的啊!”屋里的人都乐了起来。王永之忙向小伙子解释这是检查,需要他的配合,“12分钟,反应还是挺快的,但还不算合格。小伙子,你们应该两个人一起来的吧?”维保工小刘赶忙回答:“我刚才正在西单做保养呢,这不是赶着先把人放出来吗?需要修的话,同事就过来了。”

    王永之提出看看小伙子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按照规定,这个证件“应该像驾照一样揣在身上”。小刘说没有,因为证件都由公司保管。

    王永之说,这个的确没法执行,现在绝大多数电梯维保公司都会把证件扣下,很大一个原因是防止工人流失。他提出一个变通的办法,建议小刘以后拿个证件复印件带在身上。

    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有的企业一台电梯一个月保养费用只收3000元,认认真真做肯定都不够成本。“工人现在得上这个险那个险,一年就得将近8000块钱,平时的月工资也不低,再加上五天工作制,如果周六日加班,还得给加班费,这么算下来,成本是很高的。”

    行业危险性大、工资又上不去,人员流动性很大,难以形成有经验的维保队伍,造成恶性循环。“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在做维保;城市里的人从事这个的也有,但是不多。农民工出来就是为了挣钱,一旦觉得这个行业钱不多了,就会转去干别的。所以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最低维保费用,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发展,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走进电梯

    14:15

    现场检查:井道油污过多,曳引绳张力需定期微调

    在通往楼顶机房的电梯上,王永之进门先随机按亮了几层,张工也在观察轿厢内部的情况,并问了小刘几个问题。

    在上升的观察、操作和询问过程中,专家就对电梯安全触板、应急设施、按钮、电话、通风、运行噪声、平层准确度等情况完成了检查。

    进入机房后,几位专家又对小刘进行了“考核”,仔细询问了小刘平时维保检查的项目如何等。

    “TGST5001保养规定应该心里有数,才26个项目,严格做了,就能不出事或者少出事。”张工说。

    之后就是对机房温度、设施、动力、照明、供电、曳引机、保限速器、控制柜等项目进行的逐一检查。专家也提出了几点意见,比如机房照度不足、曳引绳张力应该进行些微调等。

    14点37分,小刘锁上了机房大门,把电梯轿厢放到了12层,然后和两位专家从13层踏上轿厢顶部,开始检查井道。

    14点54分,井道检查结束,轿厢停放至地下一层,专家和小刘从地下二层进入底坑检查。在这里主要检查缓冲机、急停开关等是否状况良好。王永之看着油乎乎的底坑说,这里清洁状况不好,井道内也有不少油污,应该是润滑油选用的问题,“夏季应该用稠一些的油,看来维保只顾加油了,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这事儿应该记不合格。但是从好处看,倒也说明他们加油、保养还是比较勤的。”

    大约15分钟后,专家开始检查另一台电梯的底坑、井道和轿厢,重复了之前的流程和项目。

    专家所提到的保养和检验规则,依据的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两项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即2009年实施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GS T5001-2009)和2010年实施的《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根据《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电梯的维保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维保,其中半月维保项目有28个,季度维保项目有41个,半年维保项目有55个,年度维保项目为71个。按业内人士的话说,如果是半月维保,20层的电梯,两个人(单人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一天能做一两台了不起了”。

    这次专家组抽查的《记录表》是根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的“监督检验报告”项目精选而来,原本项目有80项,包括12项试验项目。

    16:00

    检查完毕

    检查结果:表面上确实不像有“12年高龄”,但实际维保质量却存在不少瑕疵。

    15点40分,现场检查完毕,大家回到物业办公室,专家正式告知物业公司检查结果,按检验项目逐一说明了电梯目前存在的问题。

    物业的毕经理对专家认真检查隐患表示感谢,并表示,两部电梯从1999年投入使用,到现在这样的状况,对维保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尽管如此,王永之仍坚持提醒毕经理和小刘,要重视隐患的排除,不可麻痹大意,“甲方(物业)一直说好,从表面上看也是这样,但从检查结果来看实际不算好,这个维保单位心里应该有数。”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电梯确实不像有“12年高龄”。本市某些新建小区投入使用七八年的电梯,从外观的清洁、磨损程度和运行的平稳、声响上来看,远远不如这两台;加上维保公司有国企背景,更让人感觉非常可靠;但实际的维保质量却存在不少的瑕疵。这个结果令记者颇感意外。

    “要控制维保质量,谈职业道德、自觉性,是不够的。”张工认为,还是应该从制度入手,切实有效地监督电梯维保工作才行。

    按王永之的话说,“机电设备肯定会有故障,也有个寿命问题,这就要靠维修保养。如果维修保养做不到位、做不好,就为事故埋下了隐患。所以对查出来的问题一定要加班加点修好,不留死角,同时公司的质监人员的工作一定要跟上。”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大多数物业公司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对电梯日常维保工作很难实施有效监督,如此一来,一些维保公司工作就很难说会认真负责,从而导致电梯故障率高的状况。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