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监测 > 正文

中国经济增速目标变化 欧美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急跌

2012-03-08  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字体: ]

   中国2012年经济增速目标的变化,成为本周以来国际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虽然政府工作报告中将GDP增速主动调降至7.5%的“降温”举措,让欧美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患上“急性感冒”。不过,在年初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调降过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降温”已打过“预防针”,“中国需求”概念的退潮并非坏事。

    欧美股市结束连涨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中国经济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巨大影响力再次显现。在中国八年来首次将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由8%降至7.5%之后,欧美与亚太股市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结束年初以来的连续上涨,出现近期以来少见的下跌。

    3月5日与6日,就在温家宝总理作了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内沪深股市与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多个品种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下跌调整。市场人士表示,虽然造成国内资本市场下跌的各方面因素错综复杂,GDP增速目标的下调并非是唯一原因,但欧美市场在近期没有重大利空的情况下出现大幅下挫,则显示出“中国因素”的巨大影响力。

    本周二,美国与欧洲主要股市均出现年内最大幅度下跌。在北京时间7日早晨收盘之后,美国道琼斯指数单日跌超200点,成为年内下跌幅度最大的一个交易日;而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股市的主要指数下跌幅度均超过3%,创下近三个月来的最大调整幅度;在亚太市场,日本与澳大利亚股市也与A股市场同步出现调整。

    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此前一路飙升的原油价格出现回落,其中纽约市场4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3月6日下跌近2%;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铝、镍、锡等基本金属期货价格均下跌超过2%,锌、铅期货价格更是分别下跌超过3%和4%;而纽约市场黄金价格也收跌1.9%,并在盘中创下近两个月来的新低。

  “降温”有预兆

    面对欧美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急跌,一位全球性证券公司策略分析师表示,“中国在本周一决定将2012年经济增长目标从8%降至7.5%,投资者们已开始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稍作调整’。”

    不过,在国内经济学界看来,在今年1月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先后调降中国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主动“降温”已有预兆,并不显得十分突然。 

    此前,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速将分别为8.4%和8.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测中国经济将在今明两年分别增长8.2%和8.8%,比上次预测值分别下调了0.8和0.7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经济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经济增速达到9.2%。这也意味着,根据两大机构的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减慢1个百分点左右。

    在此基础上,对于中美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进行过比较研究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郑学勤认为,从欧美市场对中国政府调整GDP增速目标的反应来看,市场确实进行了向下的调整,但调整的幅度并不大,而且很可能是短期的。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虽然此前国际权威金融机构已经调降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但却没能猜中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会降至一贯以来“保八”底线之下。对此,郑学勤对记者表示,面对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的持续低迷,再加上中国政府是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下主动做出经济增速调整,这次下降GDP增速目标已有预兆,而且这仅仅是下调了目标并非实际增速,因此国际资本市场可能不会出现持续的“不良反应”。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利于控通胀

    在主动“降温”的情况下,近些年来国际资本市场热炒的“中国需求”概念或将退潮,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如果能带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这对意在保持物价稳定的中国经济来讲并非坏事。

    从本周以来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行情变动看,原油、黄金、基本金属、橡胶等重要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又反向带动了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各个品种价格的下降。其中,原油价格近期的回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内成品油价格继续上调的压力。

    专家指出,欧洲央行自去年12月以来拍卖的LTRO(长再融资计划),虽然旨在增加银行间流动性,维持欧洲银行业金融稳定性,但被认为是欧洲版定向宽松政策。而在金融危机过后至今,欧美为应对危机均采取的变相宽松货币政策,直接使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从而增加了我国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对此,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闫伟认为,虽然中国调降经济增长目标不会直接降低因欧美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同时是否会令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也很难说,但这将间接减少国内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表示,经济增长目标的下调将对控物价起到直接与间接、国内与国际相衔接的积极效果。

    此前,有学者认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中国需求”概念的笼统性和模糊性,本身就包含了不少投机者鼓吹出的价格水分。对此郑学勤表示,合理调整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预期,对降低通胀是有好处的。

    “中国经济未来可以预见的有三个因素,一是由于中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联结各国经济的中枢地位,它一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二是中国经济的规模全球独一无二;三是中国的市场具有非常明显的发展潜力。”郑学勤说,“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来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比GDP增速是8%还是7.5%要重要得多。”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