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亚洲及太平洋环境与发展部长会议(MCED)3月28~29日在韩国汉城举行。
会议通过了《2005年亚太环境与发展部长宣言》,承诺将共同努力争取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赢,实现以“绿色增长”为特点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指出,消除贫困既是亚太地区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保持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亚太地区应倡导保持环境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即“绿色增长”。
会议还通过了《绿色增长汉城倡议》和《2006———2010年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绿色增长汉城倡议》旨在呼吁有关国家政府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采用环境经济学理念推行绿色增长方式,并呼吁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兑现有关资金和技术援助的承诺,推动亚太地区走向经济与环境可持续的未来。《倡议》提出了三项目标: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环境可持续性;二是提高污染控制和生态系统管理的环境绩效;三是认识和抓住环境保护为经济增长提供的机遇。《倡议》将通过建立“绿色增长汉城倡议网络”的运作机制,形成亚太区域合作框架,兼顾本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条件等多样化,促进亚太区域的“绿色增长”,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扶贫和环境可持续双赢的目标。《倡议》还提出要建立促进“绿色增长”的区域级政策磋商、能力建设、交流网络等合作平台。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来书面致辞。他呼吁各国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南指出,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一些国家长期贫困和人口快速增长也给当地资源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他强调,只有协调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二者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提到亚太地区在未来数年可以保持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时,韩国总统卢武铉指出:“这一地区可能处于世界瞩目的中心,但与此同时,这里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努力合作才能得以解决的问题,其中优先的和最重要的任务是解决贫困。”他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是十分紧迫的。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认为,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外交的主流话题之一,中国愿在“绿色增长”方面为发展中国家做出表率。在大会审议《部长宣言》和《绿色增长汉城倡议》时,潘岳指出,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外交的主流话题之一,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挑战。在亚太区域内,贫困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要在加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即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协同增效的基础上保持可持续的平衡增长。他强调,应支持各国进行必要的政策改革,以改善环境绩效执行能力和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动绿色增长的发展方式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潘岳表示,中方欢迎韩国政府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汉城倡议》,希望通过借鉴韩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和教训,推动各国向绿色增长的转变。他强调,尽管目前在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方面没有通行的国际经验可以借鉴,但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深信“绿色增长”对中国及亚洲国家摆脱贫困、改善环境、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愿率先在绿色GDP核算体系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为亚太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绿色增长”方面做出表率。同时,中国愿加强与亚太各国在环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认真履行多边和双边的环境协定,承担与中国目前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义务。
该会议由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组织,每5年举办一次。韩国总统卢武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UNESCAP执行秘书金学洙、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等以及该区域58个国家与地区的42位部长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