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中国积极参与POPs公约COP2谈判

2006-05-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字体: ]
2006年5月1日~5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次缔约方大会(COP2)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来自87个缔约方、31个非缔约方、14个国际机构、以及34个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500多人出席了本次大会。大会期间平行设立了多个接触小组讨论如资金机制、成效评估、技术援助以及三个化学品公约之间的协同增效、不遵约等与各方权益关系密切的重要议题。
  自2005年公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召开以来,各缔约方的履约活动已经逐渐进入实质阶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对各自履约责任和义务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公约谈判也因此愈加深入、细致和艰难。我国代表团积极参加了大会各项议题的审议,包括积极参与上述接触小组,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同发达国家各方展开了艰巨而富有成效的谈判,尽最大努力维护了我方权益。
  COP2的主要议题及决议内容简介如下:
  1.成效评估问题成效评估的主体工作是拟定和实施一项以区域为基础的全球POPs监测计划。大会决定成立按照联合国五区域成员比例组成的10~15人临时特别专家工作组,评估现有POPs监测项目用于公约成效评估的有效性,制定和监督实施可以满足首次成效评估最低要求的监测计划,并向COP3汇报工作进展。鉴于时间紧迫以及2008年没有COP会议,大会决定在2009年的COP4上完成公约首次成效评估。
  在本议题上,通过我方的坚持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努力,大会实际初步达成了一个超越2008年并着眼于长期的成效评估方案,包括促进各缔约方的广泛参与并开展相关能力建设,同时要求公约秘书处评价能力建设需求,从而使得成效评估与技术援助有效联系起来,有利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履约工作。
  2.资金机制问题资金机制问题是本次大会的另一个焦点问题。经过我方代表在接触小组中的不懈努力,在肯定全球环境基金(GEF)作为临时资金机制所作工作的同时,大会要求公约秘书处考虑识别其他可用于公约有效履行的资金来源及相关机制,并拟定相关方案供COP3审议;同时决定对GEF在COP4时开展第二次评估,并及时据此向GEF第5次增资大会提出建议,此外还明确了在第二次评估中将考虑GEF供资额度、可持续性和可预见性等标准。
  关于我国在COP1上提出的开展第一个豁免期内发展中国家履约资金需求评估的议题,经过我方争取,大会最终决定在COP3之前进行初步资金需求评估,并要求有关各方在2006年12月31日前向秘书处提供开展初步资金需求评估的各种信息;同时,请各方在2006年10月31日之前对如何开展资金需求评估的详细工作方案提出意见,而秘书处将拟定该方案供COP3审议。
  3.技术援助中心大会通过了区域和次区域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中心的工作大纲,主要是确定了其组织形式、资金来源、工作方案、与秘书处的关系、信息共享以及甚至工作语言等问题。其中提到区域和次区域中心可通过公约资金机制并在共同协商的情况下进行筹资,从而将技术转让与资金机制联系起来,基本达到我方诉求。
  同时,根据当前趋势,现有巴塞尔公约区域中心将很可能成为POPs公约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区域和次区域中心的主要机构,而我方在北京拥有一个巴塞尔公约区域中心,我方则表示可以应用现有巴塞尔公约区域中心充当POPs公约技术转让机制,并积极与有关方面沟通,争取使我北京巴塞尔公约区域中心在此方面发挥作用。此外,大会还通过了对区域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中心的绩效评估标准。
  4.不遵约问题本次大会初步提出一项建议,即建立一个由不遵约问题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组成方式将按照联合国五区域分配方式。由于各方分歧较大,最终大会决定在COP3召开前夕再次召开进行为期3天的不限成员名额特设工作组会议,讨论制定不遵约情况审查程序和组织机制,并在COP3上进行讨论。
  5.协同增效问题本次大会花了相当多的时间谈判讨论POPs公约、PIC公约和巴塞尔公约这三个同时涉及化学品及其废物的国际公约加强协同增效的问题。大会决定就此问题启动一个共同商讨进程,决定成立一个由三公约组成的15人特别工作组,分析三者协同合作的各方面利弊,提出建议和报告,并在以后的缔约方大会中继续讨论。
  6.滴滴涕病媒防治继续应用的评估大会决议通过了旨在2007年进行DDT继续使用必要性评估的临时工作程序,要求公约秘书处与WHO合作协助对相关缔约方开展能力建设,并支持缔约方开展相关的数据收集和报告工作。本次议题上,我方主张在DDT继续应用评估以及替代技术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的同时,还注意到此项评估工作的专家组组成及其工作范围问题,提出专家组的任务范围不要超过技术层面,避免涉及不遵约情事,并具体提出了文字修改意见,基本被大会采纳。
  7.BAT/BEP导则和无意产生POPs排放估算标准工具箱问题大会对COP1上成立的BAT/BEP专家组提交的第一次专题会议报告表示欢迎,指明BAT/BEP导则作为一个动态文件,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完善,并请有关各方支持关于BAT/BEP导则的宣传和咨询活动。我方一向关注最佳可行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BAT/BEP)导则的适用性和可能对我国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及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