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科特迪瓦有毒废液污染引发科政坛地震

2006-09-19  来源:中国环境报
[字体: ]
据法新社报道,一艘巴拿马籍货轮8月19日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至少8处地点非法倾倒了数百吨有毒工业废液,导致整个城市弥漫着毒气和恶臭。已有专家证实,废液里含有硫化氢,许多当地居民都出现了恶心、胸痛、呕吐和腹泻的症状。科卫生与公共健康部门统计表明,废液排出的有毒气体目前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5000多人中毒,近50万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并引发了人们走上街头举行抗议。由于中毒丑闻,科内阁成员已经全体辞职,并已成立一个由各部门组成的委员会处理这场危机。
  9月8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宣布对科特迪瓦关于欧洲非法出口危险废物对其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阿比让构成环境污染的指控进行调查。
  据悉,这次调查是《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简称《巴塞尔公约》)秘书处应科政府的要求进行的。此公约秘书处由UNEP管理。这次调查还将评估应该由谁对导致的污染承担法律责任,并探讨动用公约信托基金开展清污行动的可行性。
  UNEP执行主任阿基姆·施泰纳指出:“阿比让的灾难是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给人类造成痛苦的一个分外令人痛心的事例。”他说,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大以及发达国家国内法律对危险废物的严格限制,非法贩运危险废物的机会和利诱都在增加。
  与此同时,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确认,科特迪瓦政府本月4日已经提出请求,希望国际社会援助1350万美元,以帮助该国评估和处理非法进口危险废物造成的污染问题。科政府已经表示,他们无力对此污染事件作出全面评估并减轻污染。
  OCHA的“突发环境事件处”(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Section)正密切监控事态发展,并向欧盟和一些捐助国通报了此事。一个机构间工作组已经成立,负责协调联合国各单位对这件事做出的反应。联合国驻科特迪瓦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员已要求科特迪瓦政府制定一个详细的应急计划。
  据了解,《巴塞尔公约》于1989年3月22日在瑞士巴塞尔签署,1992年5月5日生效。公约规定,任何国家在出口危险废物时,必须事先获得进口国的书面同意并取得一份许可证,上面详细列明危险废物的内容、数量和目的地。公约还规定,如果出口者没有遵循公约的要求取得上述同意和许可,或者出口内容、数量和目的地与许可证所述不符,则出口者必须负责将危险废物运回,并支付全部运费、清污费和赔偿费。
  欧盟执行《巴塞尔公约》的法律禁止其所有成员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危险废物。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