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政府"护污"事件骇人听闻 余波未了还难见反思

2006-10-25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新华网呼和浩特10月24日电(记者 刘军、石志勇、王艳明) 曾经大量向农田排污的石药集团内蒙古中润制药有限公司,经过两个月的停产整改,安装治污设施,已于近日复产调试。10月中旬,当记者第三次来到其所在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采访时,见到的情景已与前两次采访所见大为改观:污黑的流水正在变清,充斥在空气中的恶臭逐渐消失。然而这里的农民仍不满意:“害死我们的庄稼、毒死我们的牲畜,至今没个说法,这叫什么‘痛下决心’整改?”

    农民的情绪源于今春发生的县政府动用执法力量“护送”污水进农田事件。     

    回放:骇人听闻的政府“护污”事件

    以生产青霉素的石药集团内蒙古中润制药有限公司为主的几家制药企业,从2005年初开始,日排放量约6000吨、超标百余倍的污水,通过引黄灌渠进入农田,导致数千亩庄稼减产、近百只牲畜死亡。据托克托县环保局今年六、七月间的抽样监测显示,污水的COD(化学需氧量)指标平均在1万毫克/升以上,最高时达到3.6万毫克/升,高出国家排放标准100多倍。7月下旬记者曾经目睹过这些企业的排污情况:距离很远就能闻到令人作呕的气味,黑色的污水由专设的排污管道涌入黄河灌渠,混在黄河水中流进农田。 

    双河镇大羊场村是托克托县毛不拉扬水站引黄灌渠经过的第一个村。村民反映,春灌前乡里领导就通知,说是“药厂的污水没地方放了,要大家浇地,掺在黄河水里,减一半水费”。4月20日开始放水,因为有头一年污水浇地庄稼受害的教训,大家不同意。谁知24日一大早,十几辆小车、警车和救护车开到了村头,带队的是一位副县长,说是与农民“协商”污水浇地的事。

    县领导和警察进村的同时,污水也进村了。79岁的村民张月小事后告诉记者:“人老了,看不懂人家拉根布条子就是警戒线,我用拐棍碰了碰那个布条儿,一个警察上来就把我拿下了,拐棍也被踩成三截子。”上前说理的杜二平、王三娃、王三和等10多位村民也被抓起来。冲突中,陶小女等几位村民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数百名男女村民只好默默看着污水流过灌溉渠道。

    对此,托克托县公安机关给记者的说法是:确实抓了人,但那天没有在黄河水中掺污水,村民们阻拦浇地没有道理。但村民说,要是没有污水,正是春旱时,谁会阻拦浇地?

    在托克托县燕山营镇、双河镇、伍什家乡等地,村民们对记者说:“听说大羊场那边因为这事抓人了,咱就听政府的,用污水浇吧。”     

    现状:恶劣影响难以消除

    经过两个月的停产整改,造成污染的制药企业恢复生产,开始调试治污设备。制药企业复产调试期间,产生的污水不向外排放,主要存于厂内的贮水池内,用于厂区绿化。环保局近期监测表明,企业的污水达标率比整改之前有了明显改观,主要指标大幅度下降,污水的臭味问题已基本解决。

     制药企业的一位负责人说,因为污染问题药厂和周边农民发生过多次矛盾,这次痛下决心停产改造。目前,投资4600多万元、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吨的进口治污设备已订货,将于明年4月份投入使用。经过处理,污水可以变成中水,用于企业的循环水补给、养鱼、绿化等。

    尽管如此,“护污”事件在农民群众中造成的影响远未消除。

    伍什家乡主力汉村绿树成荫,村民李二乐说:“我们村原来空气很好,春天是春天味,夏天是夏天味,可现在就剩了一股臭味。”

    村民贺秀文说,4月份以来,村民们发现喝了井里的水就肚子疼,后来乡里就不让喝井水了,专门派车送水。几个月前,村里近100只羊在两三天内全部死亡,怀胎母羊大量流产。

    县畜牧部门说,死羊的最终化验结果还没出来,初步判断是“羊痘病”引起,但不能排除与污染有关。

    对污水浇地与农业减产的关系,农民与药厂各执一词:村民们反映,入秋以来,污水浇过的田减产了大约七八成;一个多月前,乡里派人来登记了损失情况,至今没有说法。药厂则认为,庄稼大面积枯死与农民大水漫灌、夏秋以来雨涝有关,可能是浇水过多淹死的。

    县环保局一位干部说,自2005年初开始排放污水以来,药厂处理污水的主要方法是“挖坑法”:开始是在工厂附近挖了一个容量约40万立方米的污水暂存库,放满之后,又占用了几十公里外的两个总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存水池。去年,暂存池污水曾经溃坝,吞没了双河镇农民部分农田。“护污”进农田事件就发生在这种背景下。

    大羊场村农民最耿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