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建立新型保险应对气候变化损失

2006-11-25  来源:中国环境报
[字体: ]
  在不久前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和《京都议定书》第二次缔约方会议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一份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损失将高达每年1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必须建立新型的保险和融资服务来应对这种情况。
  UNEP“金融倡议”(UNEPFinanceInitiative)在这份名为《气候变化中的适应性和脆弱性:金融业的作用》的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状况造成的经济损失,每隔12年就要增加一倍。今后30~40年间,干旱、风暴、洪水等造成的损失将达每年1万亿美元。
  报告指出,对自然灾害的普及保险通常只限于发达国家,但发展中国家现在也应该着手建立新型的保险和融资服务,以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而受这些灾害冲击最大的,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这些国家的穷人。
  报告指出,发达国家和私营部门应该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新型的保险和融资服务。这样,在灾害发生时,这些国家的人道主义救灾援助负担也会相应减轻。
  报告列举了有些发展中国家目前已开始采取的行动。例如在埃塞俄比亚,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帮助建立了一种专门为农民提供的保险。这种保险规定,如果在3月到10月之间,降雨量没有达到保险合同的规定,农民就能得到相应的赔偿。
  这个保险服务得到了UNEP“金融倡议”、世界银行和美国政府的支持,其成功开展将有助于使埃塞俄比亚一些社区摆脱干旱导致的贫困和对国际援助的依赖。
  报告同时提到了印度的小额贷款机构。这些机构与瑞士再保险公司合作,为农民提供与季风雨降雨量相关的“天气保值”(weatherhedges)保险。一个社区每年只要支付1600美元的保险费,灾情发生时,就可获得最高金额为15万美元的赔偿。
  UNEP指出,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气候灾难包括9月袭击日本的“珊珊”(Shanshan)台风,造成经济损失25亿美元。此外,今年3月袭击美国的飓风造成了15亿美元损失;8月袭击菲律宾和中国的桑美(Saomai)台风导致了14亿美元损失。上述这些灾害显示,应对气候灾害仅仅靠事后救灾是不够的,必须采取预防措施。而建立新型的保险和融资服务,就是未雨绸缪的方法之一。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应该加强合作。
  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也发出呼吁,敦促各国金融部门为发展中国家的环保项目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国际金融公司在2006财政年度为21个环保项目融资15亿美元。公司今年还帮助中国生产清洁燃料二甲醚的新奥集团牵线搭桥,找到了商业融资银行,首次建立了一种为环保项目融资的模式。这个1.5亿美元的工程投产后,在6年内可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00万~1000万吨。据悉,国际金融公司与全球环境基金合作,在8个国家开展了地区金融机构支持环保项目的计划。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