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中国两年繁殖大熊猫41胎61仔 幼仔成活率逾九成

2009-11-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

  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志和11日在此间所作《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2009年工作报告》显示,2008-2009年,全球大熊猫圈养繁育情况良好,繁殖成果稳中有升,共繁殖大熊猫41胎61仔,幼仔成活率达90.1%。

  张志和说,从统计来看,大熊猫繁殖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产仔胎数、产仔数与幼仔成活率的趋于稳定;成都、卧龙、楼观台三家较大的圈养单位大熊猫数量增长率普遍较高;美国的合作繁育单位将大熊猫哺乳期延长至18个月,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近几年来留下部分产仔母兽哺育幼仔至1岁龄以上,侧面反映了部分保护单位开始重视后代哺育质量意识的转变;国内的陕西楼观台珍稀野生动物抢救救护中心近两年来大熊猫繁育进步较大,泰国清迈野生动物园取得大熊猫繁殖零的突破,为热带地区动物园大熊猫繁育积累了宝贵经验。

  大熊猫科研方面,全球与大熊猫保护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合作伙伴,在繁殖、遗传、行为和教育等各方面的科研项目都取得了不同程度进展,在共建科研平台、确立新的重大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近两年,大熊猫科研工作也出现了新特点,体现之一是大熊猫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在大熊猫研究上建立的成熟技术开始推广应用到其它濒危野生动物的研究上。其二,大熊猫基因图谱的绘制,多家单位联手开展了大熊猫“晶晶”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其三,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建设开始启动,这将是未来全球首个国际大熊猫野放研究平台。野生大熊猫“泸欣”的易地放归,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

  报告还指出,种群安全是影响大熊猫种群生存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正在规划的“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以及“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等机构,都实现了风险的分散。相应的队伍、设备和应急体系也将陆续建立。

  据透露,新的大熊猫国际合作繁殖计划也正在酝酿之中,参与大熊猫国际合作繁殖的国家可能进一步增加。

  报告提出,圈养大熊猫种群规模维持在500只(400—600) 是比较适宜的。认为应转变大熊猫种群发展方式,从追求数量为主转变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发展圈养大熊猫种群规模,努力提高圈养大熊猫的质量,进一步鼓励与加强按照种群遗传学管理建议所进行的繁殖配对,在此原则下,鼓励并加大力度支持大熊猫个体以及精液在不同圈养单位间交流;加强野生大熊猫救护管理,让有条件进行野生大熊猫救护的机构尽可能参与到野生大熊猫救护体系中;进一步加强圈养大熊猫种群安全管理;有序开展大熊猫野外放归研究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进行不同的探索。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