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三间房工艺仓库将变身文化创意园

2011-06-24  来源:千龙网
[字体: ]

  “大家脚下就是一个巨大的瓷器坑,现在挖开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整个瓷器坑有近8万平方米,下面还有很多这样的碎瓷片。”22日,伴随着北京工艺艺嘉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单维新的现场解说,隐藏在朝阳区三间房东路1号,俗称三间房工艺仓库大院里的一段往事被揭开。这个大院也于22日正式签约开工改造,即将用5年时间改造成为三间房文化旅游创意园,并成为中国高端艺术品交易中心。

  规划中,园区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项目分两期执行,一期主要将原有25个旧仓库改为工作室,并将其他老建筑改造为交易大厅、创意研发区等;二期主要新建交易中心综合楼。而在瓷器坑基础上建设的博物馆,将是一期改造中最大的亮点。

  工艺艺嘉公司所属三间房仓库始建于1965年。当时,这里不过只有一大一小两个废弃的砖窑,周围杂草丛生。两个砖窑拆除后形成了两个大坑,大坑还没来得及填平,一排排青砖青瓦的库房就在它们南侧盖了起来,之后,库房周围圈起了围墙、架起了铁丝网,形成了全国首家传统工艺品存储、集散、包装、出口基地。在计划经济时代,这里是繁忙的工艺品销售中心,曾吸引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美国前国务卿黑格将军、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夫妇、菲律宾总统马克斯夫人、意大利前总理马尔蒂尼等政要前来购物。

  “当时仓库里的瓷器特别多,多是清代的藏品。三层的大架子摆得满满的,里面放不下了就沿着墙根儿摆到仓库外,码成高高的瓷器垛。”工艺艺嘉副总经理刘强回忆,可惜的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一个仓库整体坍塌,仓库外的瓷器垛也几乎全军覆没,变成一地碎片。工作人员只好就近将碎瓷片填埋进了大坑里。多年后,伴随着园区的建设,大坑被夯实并在上面盖成库房,那些瓷片也就再没见过天日。在昨天的挖掘现场,各色旧瓷片熠熠生辉,不少人忍不住捡起一块儿碎瓷来摩挲一番。其中一只摔断脚的翠绿色陶瓷小鸟隐约可见其全貌,分外招人喜爱,还引来不少人现场鉴定其年代。

  刘强介绍,伴随着仓库大院向文化创意园区转型,旧瓷器坑也将展开部分挖掘,并在挖掘口上方用透明太阳能板搭建成金字塔形状的参观区,形成一个小博物馆,便于人们参观。

  昨天的签约现场,主办方还请来了多位工艺大师,意在邀请他们待改造完成后入驻园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雕漆工艺大师文乾刚在参观大院里的“懋隆艺术馆”时,竟意外与自己早年的作品重逢。文乾刚说,当年自己在北京雕漆厂时,与同事共同制作了四件一人多高的雕漆宝塔。后来听说卖掉了三件,最后一件不知下落,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见着了。于是忍不住现场给徒弟讲解起工艺特色来。

  刘强预计,三间房文化旅游创意园建成后将有1000余家工艺界品牌企业入驻,形成中国传统工艺品展示区、时尚工艺品研发设计园区和特色商品消费集聚区三个特色功能区。虽然目标远大,但刘强也不无忧虑,“大批工艺大师不断老去,新生力量接不上,导致很多传统工艺后继无人,可能面临有市场无大师的尴尬局面。让这些工作室用起来,让这个园区活起来,还得依靠整个行业的复苏。”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