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京城迎来入伏后的最大雷阵雨———
16日,京城迎来入伏最大雷阵雨,而夜空则被闪电“撕破”上千次。晚上8点以后,市气象台连发两个预警信号,创造今夏预警信号发布最近纪录。气象专家表示,今天,32℃的最高气温将适合大家出门游玩,而晚间的降雨将再次带来清凉,伴大家入眠。
■闪电“触摸”高塔
摄影师“原生态”拍下了一张闪电“触摸”高塔的图片,由于拍摄的方向是马甸桥外,“原生泰”拍下的应该是位于马甸桥附近的北郊气象塔。相关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在北京北郊建造了第一座座高为325米的专用气象塔,为亚洲第一。它可为研究城市大气污染和大气边界层物理提供高质量的观测资料,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提供服务。这个铁塔设有15层观测平台,每层装有测定风、温、湿等气象要素的传感器,可以获得15个不同高度上的观测数据。
气象专家介绍,一次雷阵雨中,有上千次闪电,而市民们拍到的是最常见的线形闪电,它是一些非常明亮的白色、粉红色或淡蓝色的亮线,它很像地图上的一条分支很多的河流,又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一棵蜿蜒曲折、枝杈纵横的大树。虽然图片显示闪电与高塔“零距离接触”,但高塔并没有被电流强度达上万安培,甚至几十万安培的闪电所伤,这是因为有避雷针在保护着高塔。目前本市各种建筑,尤其是高大建筑、古建上,都安装有避雷针,保护其不受雷电袭击。
■京城进入雷电多发期
气象专家介绍,进入伏天后,京城也进入了雷电多发期,像昨夜这样的雷电天气出现的几率和频率都将大大增加。京城几乎每年都有被闪电击中,造成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记录,市民们在雷电天气中,防止被闪电击中要注意四点:首先,不要站在大树下;其次,不要让自己成为四周最高的物体;再次,放下所有的金属物件,不要骑自行车;另外,不要使用电话、水管或须接上插头的电器,远离门、窗、暖气炉和炉灶、烟囱,屋内最安全的地方,是楼下最大一个房间的中央;最后,则是高地安避雷针。
■市民今天需防暑降温
据了解,昨天下午开始京城天空就被厚重水汽包围,而在晚9点左右,部分地区降下了大到暴雨。市气象台分别在晚上8点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8点45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相隔不到一小时两发“雷电、暴雨预警”,今年入夏还是首次。
预警信号发出后,晚9点左右,京城部分地区降下了大到暴雨。昨天的降雨集中在北部和城区,气象部门的监测显示,截至昨夜11点,全市最大降雨点在温泉,为89毫米,永丰中学紧随其后,为78毫米,箭亭桥则为69毫米,海淀站49毫米,城区平均14毫米,全市平均为6毫米。
雷阵雨给京城降了温,昨夜本市的最低气温仅22℃,出现这样的凉爽,市民们睡了一个好觉。气象专家介绍,今天在凉爽一夜后本市的最高气温就将上升到32℃,而此后还有雷阵雨,高温闷热将交替控制京城,市民们要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相关新闻
首都机场33架次航班取消
昨日晚上,首都机场从9点开始出现雷雨天气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造成70余架次进出港航班延误,33班取消。
为此,首都机场启动了大面积航班延误预案,并联合航空公司全力做好旅客服务工作。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延长了楼内店面的旅客服务时间,并出动服务大使在三个航站楼内对旅客进行引导,为旅客提供免费的饮用水、清凉油等物品,协助航空公司为旅客流动发放机票退改签证明和温馨提示卡片。